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 浅说“巴”及其作后缀的词
  •     2017-6-29 16:24
  • 宝应话中常用“巴”作为形容词的语尾助词,没有明显的实际意义,但是多带有厌恶、不快的感情色彩,作为后缀,所组成的词多形容一些差劲、有缺陷的动作或状态。往往用ABAB式或ABB式的重叠增强语意。常用的有:奓巴——奓,音zhà,但宝应 ...
  • 翁诗瑶,托举1小时彰显医者仁心
  •     2017-6-29 11:29
  • 近日,一则《救人护士托举一小时》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照片中,一位年轻护士在车祸现场全程托着伤者的手,抓牢输液管,一直到人被救出来。记者采访获悉,6月14日上午6时,宝应县境内盐金公路獐狮段,一辆面包车与一卡车迎面相撞,车头严 ...
  • 漫话宝应塔
  •     2017-6-29 09:44
  • 历史上,宝应古城是否曾有过塔?答案是肯定的。有过!为什么后来又没有了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地仙张邋遢,为了让住在塔后的老百姓能晒到太阳,便用一根稻糠搓成的绳子,把宝应塔拖到了高邮。所以,高邮就有了两座塔,而宝应就没有 ...
  • 扬州“地理标志商标”之鲁垛乱针绣
  •     2017-6-27 16:16
  • 扬州刺绣天下闻名,宝应鲁垛的乱针绣也是一绝,并且形成了特色产业,一大批绣娘绣郎们用勤劳的双手绣出了个“聚宝盆”。今天就来聊聊地理标志商标—— 鲁垛乱针绣。“鲁垛乱针绣”起源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后结合“苏绣”、“ ...
  • 苫匠,一个行将消失的职业
  •     2017-6-22 11:19
  • 我插队时山阳农村有一种手艺人叫苫匠。“苫”这个词的本义是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玉篇》:“以草覆屋。”故把用草盖在屋顶叫苫屋,做这种工作的人便称作“苫匠”了。以前农村都是草房,墙是土墼垒的,或是用木板夹着泥土敲打成墙(北方 ...
  • 宝应踢毽子的花样
  •     2017-6-22 11:14
  • 踢毽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据说起源于汉代,是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宝应是踢毽子很流行的地区,我们上小学时,经常进行的这项健身活动。后来宝应的足球普及程度及运动水平较高,不知是否与踢毽 ...
  • 张长信,村强民富的领头人
  •     2017-6-21 10:50
  • 曹甸镇周管村是宝应县远近闻名的“教玩具专业村”。早在本世纪初,曹甸镇的教玩具产业蓬勃兴起,身为周管村党支部书记张长信,利用镇玩具工业园区在本村的地域优势,成立全县第一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将近千亩土地向园区流转出租。
  • 一张珍贵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 一张珍贵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     2017-6-21 10:31
  • 柳堡“二妹子”模范民兵活动中心珍藏着这么一张照片——1949年4月22日,江面上,十几名解放军乘坐一艘木船,赶赴对岸的战场。一名身材瘦弱的姑娘,正在奋力摇橹,身后是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尽管只有一个背影,但整个动作充满了力度和美感 ...
  • 老兵新传
  •     2017-6-20 09:56
  • 1978年,20岁的陶金先怀着对军营的向往,从家乡宝应县天平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由于为人实在、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赏识和战友们的认可,先后入党提干,还在抗洪救灾中荣立 ...
  • 采桑女同嫁甘罗
  •     2017-6-20 09:40
  • 在射阳湖镇的天平曾有一座甘罗庙,庙中供奉的就是甘罗。那里流传着一则神和人婚配的故事。说的是当地大姓戴家和蔡家两个女儿携筐采桑,走至甘罗庙时入内休息,见神像眉清目秀仪表堂堂,便逗趣说:“我俩谁把柳筐挂到神像耳朵上,谁就做他 ...
  • 1656年宝应城
  • 1656年宝应城
  •     2017-6-16 08:32
  • 此铜版画,是纽霍夫1656年5月28日前一两天,经过宝应城的记录;1665年出版,1668年、1670年多次再版。1656年5月底,是端午时节,水稻田井然有序;高大的城墙,城墙边的土地高于运河边的田亩,利用独特的【帆形风力车水机】可以逐级翻水灌 ...
  • 乡愁乡音故土情结 日新月异宝应新貌
  •     2017-6-14 11:26
  • 我的家乡宝应隶属扬州,地处江苏中部,位于江淮之间。世界文化遗产京杭运河穿邑而过,南连高邮、扬州,北与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毗邻。境域置县已有2200余年,唐时县内获“八宝”献于皇帝,唐肃宗视为“定国之宝”,遂赐“宝应”为县名。县 ...
  • 溜达宝应磨子口 探访宝应大慈善家孙荫庭故居
  •     2017-6-14 10:55
  • 宝应老街的小巷很深,曲曲弯弯。找一个夕阳西下的午后,沿着小巷,踏着青石,心无旁骛,只是走走看看,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今天《走遍荷乡》的风物故事,就陪您一起去磨子口溜达溜达。那里有一处宅子,说是民国时期一位大慈善家的故居呢 ...
  • 学墩巷内说学墩
  •     2017-6-14 10:48
  • 安宜镇有个学墩社区。或问,为何定名为“学墩”?从宝应县南街里面到朱家巷有两条巷道可通,北边一条叫小石头街,里面有个“朱方伯公祠”,现在常年对外开放;南边一条叫学墩巷。您若小瞧这不足百米的学墩巷,那就大错特错了,它可是宝应 ...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