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 亲爱的,我们在宝应,等你回家,回家过年!
  •     2017-1-27 01:06
  • 今天就是除夕了,亲爱的,我们在宝应,等你回家,回家过年。如果你已经回来了,真好!那么请稍微歇一歇,洗去仆仆风尘,掸掸满身疲倦,忘记那些辛劳和委屈,守着老人,陪着爱人,护着孩子,给他们一个笑容,给他们添置一件礼物,和他们一 ...
  • 爱明,躬耕乐道书翰墨人生
  •     2017-1-21 14:30
  •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荷乡宝应人,爱明是本地第一位加入中国书协的青年书法家,他的一幅幅佳作从小城出发,不断地入选全国书法大展,并获得了诸多奖项。这不但是对他本人书艺水平的认可,也为同样爱好书法的小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在他的 ...
  • 谁不说俺家乡好!美丽的氾水我爱你
  •     2017-1-21 11:01
  • 氾水风景优美,恰如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片数百步,中无杂树,茅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
  • 昌松,画家用作品说话
  •     2017-1-21 09:47
  • 我认识昌松至今有30多年了。当时他还是一位小伙子,热情爽朗、上进心很强。为了画画,他破釜沉舟,不惜辞去了工作。或许是因为作品入选省展增加了他的自信,也或许是因为太年轻尚不知江湖凶险,总之,让人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辞职后的昌 ...
  • 大寒染墨绿,独爱宝应“黑桃乌”
  •     2017-1-20 10:03
  • “黑桃乌”,是青菜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在江苏宝应,人们又叫它“乌塌菜”或者“黑菜”,它株形矮伏,叶片上面有很深的凹凸,如同核桃外壳;叶色青中发黑、黑里透亮,取“核桃”的谐音,得了个“黑桃乌”的美称。在这里,人们还经常以此取 ...
  • 朱曰藩与明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交往
  • 朱曰藩与明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交往
  •     2017-1-19 15:10
  • 纵观整个明代276年间,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大才子:杨慎、解缙和徐渭;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三国演义》卷首的那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杨慎之作。当时宝应文人中的翘楚朱 ...
  • 宝应泰山殿传说三则
  •     2017-1-14 10:38
  • 宝应泰山殿向西南方向,距离一箭之路的地方。有一家豆腐店,店主姓秦,老夫妻两=俩以做豆腐卖度日为生,秦老每天下午按时挑满两缸水,第二天大早做豆腐用。一日,时值深秋,正好十五月当头的时光,连续三天发觉,隔一夜,缸水减少一半, ...
  • 等你!在中国的大城市宝应
  •     2017-1-14 09:18
  • 不,不,我没有跟您开玩笑,我说的就是中国的大城市宝应。我和你一样,是如此热爱着她,爱着她这么多年。对你我这样的宝应人来说,天底下还有哪一座城市,能比宝应还大呢?小时候我们曾经渴望自己一天天长大,可以站在街头手搭凉棚,一眼 ...
  • 宝应各姓氏的源流迁徙情况
  •     2017-1-12 09:42
  • 宝应梁氏,北迁的是从苏州阊门到宝应。南迁的是从徐州到宝应。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支系众多。有;司农堂,世隆堂,户部堂。树德堂。仁德堂。安定堂,神武堂【绳武堂】,五福堂。等等。宝应白田王氏,始迁祖王得全(明),始自苏州迁居宝 ...
  • 说不尽的慈姑
  •     2017-1-12 09:33
  • 早晨去买菜,看见大伙围在慈姑摊前争着抢着买慈姑。哟,看这慈姑个个白净净、圆溜溜,一崭齐的腰身,像刚从土里钻出来的胖娃娃,虎头虎脑,模样诱人。我也赶紧着上啊,边拾边听年轻的老板夸耀道:“我这慈姑是昨天傍晚才从下舍顾家的田头 ...
  • 五十年前一份油印小报结下的情谊
  •     2017-1-12 09:28
  • 2015年的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从宝应打来的,打电话的人叫潘加耕,是我在宝应县中学时的同学,他比我高两届,是六六届高中的。将近五十年前“文革”中,我们曾经都在一个组织的宣传部,在一起共同“战斗”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后 ...
  • 宝应话中的歇后隐语
  •     2017-1-12 09:24
  • 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是不把要说的意思明说出来,而借用一些别的词句来表示。隐语一般是某些行业、社会集团、秘密组织内部人懂得并使用的特殊用语。宝应的木匠、瓦匠、理发业、剧团都有各自的隐语,这些隐语又被称为“切口” ...
  • 老家贾家巷
  •     2017-1-6 15:15
  • 祖屋位于城西南贾家巷内,静默而沉稳。瓦楞铺就了四方的天空,层层叠叠的瓦一片一片挨着,在冬日的光辉里沉淀着古老的岁月。一如老家的贾家巷,几百米长,不宽也不窄、不急也不缓地伸展着,一如一位走过多年沧桑的老人。
  • 宝应方言中的“紧干”与“不紧干”
  •     2016-12-29 14:49
  • 宝应方言中的这两个词中的“紧干”应当如何写,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过很多,是“竟敢”,还是“怎甘”的转音?在中华书局出版的王丽堂口述的扬州评话《武松》中看到了这个词,其中第一回中王婆对武大郎有一段话:“哪,哪个啊?不好啦, ...
  • 漫步张仙庙桥
  •     2016-12-28 22:11
  • 张仙庙桥位于古城中心,昔日是最繁华五条街的南北通衢要道。桥长4.5米,宽2.7米。由六块整条石板架成,另有0.45米高的石栏,用石柱卯榫而合。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在那个人扛马拉的年代,重达数吨的石料从外地运来,也算是浩大工程。两 ...
  • 为纵棹园点赞!清代状元王式丹咏家乡诗作欣赏
  •     2016-12-26 14:49
  • 清代状元王式丹是宝应妇孺皆知的历史文化名人。人们都知道他是宝应唯一的一位花甲状元、科举魁首,殊不知王式丹更是一位著名诗人,而且是当时被誉为“江南第一詩人”的诗坛泰斗。王式丹写诗很早,成就很高。年轻时就蜚声诗坛,被称为“江 ...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