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宝应历史
订阅

宝应历史

  • 宝应东荡匪事揭秘
  • 2013-11-27 16:45
  • 1951年10月28日,对宝应西安丰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恶贯满盈的土匪恶霸、反革命分子郭敦仁在西安丰南头大荒被人民政府枪决。刚翻身的劳苦大众无不拍手称快,郭梁氏更是泣不成 ...
  • 解读《盐城梁氏宗谱》记录西安丰人文历史
  • 2013-11-27 16:37
  • 解读《盐城梁氏宗谱》 《盐城梁氏宗谱》成书于民国十六年,为宝应县西安丰镇(旧属盐城县)旺族梁氏家族谱。该书分为十六卷,由十五世孙廪贡生梁达敏上卿主纂,梁汝弼升辅协纂,另有八人任分纂。梁巨魁健卿,梁慰曾 ...
  • 泾河有龙
  • 2013-11-22 09:37
  •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穿插了一个泾河关魏徵斩老龙的故事,这实质上是取材于我们家乡世代相传的一个优美的传说。说的是有一个神机妙算的测字先生叫袁天刚的人,每天在泾河街上摆测字滩子,能算准天时地气,识得泾 ...
  • 宝应吉氏李沟分支吉氏宗系渊源考
  • 2013-11-18 09:44
  • 凡水皆有源,木皆有本。《家乘》有云:黄河之水千流万派,同出于一源;泰岳之松千枝万叶,共归于一本。今江苏宝应吉氏有清康熙五十四年间撰写的《宝应吉氏家乘》留世,详尽黄塍沟吉氏世系昭穆之序,他迁者或商住、或 ...
  • 宝应历史痕迹:路名、巷名、桥名的来历
  • 2013-11-16 20:09
  • 一、道路巷子 1、叶挺路始建于唐初,东起宁国寺,西至湖边,中有嘉定桥相连。后因明朝初年漕运改行西道,西止于城墙。为县城东西向的第一条街道。已有1300年历史,可谓“唐宋元明清,从古走到今。”由于自宋朝县治 ...
  • 宝应南门外宝塔根的历史传说
  • 2013-11-3 17:44
  • 在宝应南门外有个宝塔根,却没有宝塔。,既然有根基又何以无塔?这里有一个奇妙的民间传说。 很早的时候,宝应南门外矗立着一座高耸的巍巍宝塔,大运河上往来船只老远就能看清,船夫客商远眺之后,往往感叹一声宝 ...
  • 宝应历代县志类编序选段
  • 2013-11-3 08:17
  • 修志,乃太平盛世之举。吾等有志于此久矣,然政亊倥惚,无暇为也。1986年,宝应县人民政府组成宝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征集旧乘,编写新志。旧志既全,洋洋大观,若一一翻印,则内容重复,工本浩繁,否则,又恐年久 ...
  • 宝应安丰境内曾经的庵堂寺庙
  • 2013-11-2 14:09
  • 庵堂寺庙是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人们求神拜佛烧香许愿的地方,旧社会寺庙建筑遍布城乡,规模大一点的村庄上都会有寺庙存在,今宝应西安丰镇辖区内曾经有以下一些寺庙建筑。 境内最早的寺庙当属招携院,旧址在今 ...
  • 宝应射阳汉代石门画像赏析
  • 2013-10-30 14:03
  • 清乾隆年间,在宝应射阳“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内的双墩一汉代墓葬中,曾出土了两块石门画像并辗转流落。后举人朱彬于乾隆四十八年发现,乾隆五十年,江都学者汪中寻得此石并舁归故里,道光十年由其子汪喜孙送回宝应, ...
  • 宝应部分阊门移民氏族
  • 2013-10-29 13:55
  • 朱宝应城朱氏,先世为吴中著姓,在周为“邾”,唐有“孝友先生”,宋有“三修”为学官,徙徐州。元代有“宝臣”为将军,居苏州洞巴山。将军之后“八三公”由苏州始迁宝应,元末避乱于湖西衡阳,乱定复归故址。  界 ...
  • 宝应“兔避庄”,史可法“国防部情报处长”隐居地
  • 2013-10-27 09:29
  • 宝应学者、文史专家梁鼎成介绍:兔避庄在宝应县鲁垛镇西北,庄名最早见于明朝末年,后来由于一位人物的出现,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庄子的名称。这个人就是梁以樟,他做过河南太康县、商丘县知县,也在扬州史可法做过 ...
  • 让老区精神代代相传——回眸宝应老区人民的历史奉献
  • 2013-10-26 18:31
  • 宝应全境是革命老区,属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苏中根据地,也是全国1389个老区县之一。早在1927年底宝应便出现了党的活动。1931年始建宝应地下县委。1940年郭村、黄桥决战胜利之后,新四军开始将宝应作为重要的战 ...
  • 仙女泪滋润小慈姑的传说
  • 2013-10-26 10:06
  • 古时候,宝应所在地方本是汪洋大海,淮河冲下来的泥沙逐年淤积才成陆地,海边渐渐有人来居住。可是人民不仅自己要拼命劳作还要看大海的脸色,东海龙王随便打个喷嚏,海边也要掀起阵阵海浪,庄稼经常歉收, ...
  • 宝应县乡镇地名历史探源
  • 2013-10-24 17:47
  • 宝应县:宝应古为大海,属江淮冲积平原地貌,多泻湖。沤改旱以前为一片水乡泽国,多数集镇村庄,是明初大移民“洪武赶散”时苏州阊门人迁来我县,择高地墩垛定居形成的。我县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为:秦代始设东阳县( ...
  • 安宜历史流韵
  • 2013-10-20 09:31
  • 陈跃   战乱!战乱!“流民来归,此地安置为宜。”古安宜的得名,缘于先民一个洞天福地的梦境,他们走呀走呀,扶老携幼,在公元484年的春天里,来到这个宛若仙境的地方,“萍叶菱花水荡漾,稻浪谷香 ...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