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鳅鱼,那些年的往事

[复制链接]
32897 0
  鳅鱼,又称泥鳅。体身不长,扁尾头小触须短,冬天能在淤泥里脱水生存,生命力较强。泥鳅也因产地不同而分类,生活在陆地产粮区的沟渠里,秧池、稻田里的泥鳅比较小,只有十几克,二十克左右,体形圆短,背呈黑色,肚乳白微黄,通常叫它“小面鳅”。而宝应西湖东荡产出的鳅鱼则不同,体圆略扁,肥硕丰满,背呈青铜色,有不均匀的黑点,肚色金黄,一般的有五六十克,大的更重些,这就是当今宴席上的一道名菜,我们家乡的特产——“黄板鳅”。
  家乡盛产“黄板鳅”。然而,捕黄板鳅的方法和捕其他的鱼不一样,对付黄板鳅,罾、簖、罩、尼龙网都奈何不了它,只有用钩和丫子才能捕获。因为张丫子是以捕黄鳝为主,泥鳅上丫子的少。所以,捕鳅鱼主要是靠张钩,也就是鳅鱼钩。
  每年春天,都有一批活跃在柴滩、蒲滩上的青年人——人们称之为“张鳅大军”。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也“应邀加盟”了朋友们的“张鳅”队伍。朋友们教我,选一些中等粗细、老壮的芦柴,剪取120公分左右,剥去叶膜,在离根部30公分左右的部位上栓上一根20余公分的白棉线,线的另一端扣上一根直形针,也就是钩针,在这根钩上,再装上诱饵——蚯蚓。
  张鳅鱼必须起早贪黑,十分辛苦。说是张鳅鱼,实际上也是钓鳅鱼,鱼钩要固定直立在水田里,而且必须是暮布晨收。整个过程分为:备饵、挽钩、张钩(布钩)、收钩四个部分。每天上午,首先选一些潮湿、松软的地方挖蚯蚓,把挖得的蚯蚓存放在疏泥盆中备用。临挽钩时,在盆里置一些草木灰,蚯蚓不会跷出来。下午,坐下来挽钩,先把蚯蚓剪成约两公分长的小段,再在每把钩上分别安上一段,要做到饵不露钩,钩藏饵中,然后卷线收饵。到傍晚时,几个人驾一只小木船下田布钩。春天的傍晚,水荡里的景色美极了,晚霞斜映蒲林、芦林,微风拂起绿浪。这时,在田里干活的人们都陆续收工回家了。荡里一片寂静。“风吹草低见鱼郎”,只有我们的活跃打破了田野的沉寂。我们在选定的同一块蒲田或是稀疏的新生柴田里,各自按约定的线路每间隔两米左右布下一把钩,包括抓塘、立钩之类的动作相当敏捷。就这样,我们一边在滩上布钩,一边唱着歌,移步的涉水声好象在为自己打着节拍,青蛙也似乎在和我们赛歌,鸣个不停。走完了一个“S”形的线路,走出了蒲林,几百把钩也布完了,不觉已是夜色朦胧,满天星斗了。此时,身上衣湿,腹中空空,晚风袭来,倒令人略有几丝寒意。在回家的路上,有感于星光闪闪,流水潺潺,天籁万寂,不禁使我想起一首唐诗,并即兴加些改动移植,“千滩(山)鸟飞绝,万溪舟迹灭,披星少年翁,独钓春秋(鳅)热。”这不成文的五言绝句,至今还记忆犹新哩。
  次日凌晨,就得下田收钩,如果说布钩是播种的话,这收钩就是收获了。随着小木船的“风驰电掣”,来到昨晚的田头,我们一个个身背鱼篓或蒲包下水,沿着原先的线路,一把钩一把钩地拔收。这是最有意思的,也是令人为之兴奋的。钩上有鱼没鱼是不同的,很远就发现了,没鱼的钩悄然不动,有鱼的钩被搅得抖动不停,或被拽弯了,或被拔浮在水面拖离原地了,赶紧上去拎起钩竿,抓着鱼头,倒出钩针,然后再“请君入瓮”。有时,也能碰上一两条黄鳝来凑热闹,这倒也可以算得上是打破“品种单纯”了。可恼的是水蛇偶尔也来找麻烦,这都怨它自己嘴馋贪吃,少不了要把它的嘴鼓拽豁,它才负伤而逃。“吃鱼没有取鱼乐”,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尽管身上背着钩和鱼,越走越重,但总觉得美滋滋的,乐在其中。
  过去,人们把把鳊、白、鲤、鲫称之为“上色鱼”,把鳅鱼和黄鳝、鲶鱼、昂刺鱼等没鳞的鱼视为“下色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审视营养的观念转变了,人们重新认识了鳅鱼的价值。鳅鱼是野生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并具有滋阴带补的功能。所以它倍受青睐,身价猛涨。
  家乡的滩涂开发以后,柴田、蒲田大幅度减少,鳅鱼的生存空间也大大减少了。人们要想吃到一顿“黄板鳅”,很不容易,这就使我时常忆起当年张鳅鱼的情景,憧憬那时的快乐生活。
  ——徐汝清发表于扬子晚报繁星副刊2010年4月20日,广西老人报2010年4月29日 原题《张鳅鱼》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