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免费注册
开启辅助访问
宝应晓得
帮助中心
官方博客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首页
Portal
文化
旅游
文艺
专栏
公益
头条
晓得
你哈晓得啊?晓不晓得都来吧!
更多
投稿
宝应风情
宝应历史
宝应名人
宝应美食
宝应电话114
扬子晚报阅读
宝应地图查询
宝应天气查询
宝应快递查询
搜索
搜索
热搜:
高铁
运河
文明
安全
宝应人
小学
幼儿园
宝应湖
荷藕之乡
宝应站
历史
美食
泰山殿
航拍
宝应话
荷花
微电影
方言
本版
文章
用户
安全验证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宝应生活网
»
广场
›
社区站务
›
投稿专区
›
宝应苏中公学:革命干部的摇篮
宝应苏中公学:革命干部的摇篮
[复制链接]
23207
0
本站网友
发表于 2014-3-8 11:30:08
|
阅读模式
抗日时期,在当时的苏中,新四军为吸引国内众多知识青年积极参与抗日救国,培养抗战救国干部,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创办了一个学校,这就是苏中公学。
苏中公学纪念碑资料图片
6月的
宝应
古镇曹甸,秧苗青青,高大的杨树沙沙作响。
通过幽静的乡间小道,在一片田野中,有一个略显陈旧但是巍巍耸立的纪念碑,碑上有苏中公学老校长、原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夏征农亲笔题写的“苏中公学纪念碑”七个大字。塔顶装饰着当年苏中公学的金黄色校徽标志,高高屹立在天空中,熠熠生辉;碑身两侧,有两块汉白玉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公学学员学习、练兵的图案,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学院学习的情景。
苏中公学
一所革命大学校
时光穿越到1944年6月1日,苏中公学在曹甸金吾庄隆重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早上7时左右,1000多名学员和九分校毕业生,迈着雄壮的步伐,高唱着抗大校歌,来到典礼会场。
典礼开始,粟裕校长、管文蔚副校长亲临讲话,他们要求学员在“周围都有敌人”的敌后艰苦环境下,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在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为革命的军政干部。
1944年春,苏中区党委和苏中军区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苏中抗日根据地,培养抗战救国人才,决定在苏中创办一所新型军事大学。同年2月10日,作出决定,在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的基础上,创建苏中公学。由新四军一师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兼任校长,苏中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兼任副校长,校委会书记,夏征农任教育长。学校主要培养区级以上干部,内设政治、军事、文化等系。学生按班、排、连编制,每期学习6个月。
据县党史办张主任介绍,苏中公学先后办了五期,共组建了四十四个学员编队。苏中公学学员在艰苦环境下,学文习武、开荒生产,与驻地人民建立了鱼水之情,为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四军老战士
忆峥嵘岁月
新四军老战士陈煜轩,至今还记得当年火热的学习生活。
“夏征农讲课时总要带来一摞书,引经据典;吴天石博古通今,讲课别有风趣。面对这个浓烈的学习氛围,我想,像我这个来自偏僻农村的青年,能有机会在这所革命大学校里受教育,多么幸运。特别是许多革命前辈亲自上课,我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
“在苏公学习,物质生活异常艰苦,开始吃玉米糁子,后来吃红糙米。平日很少见荤腥,操场就是饭堂,每班一盆子菜放在地面上,全班围着菜盆蹲下……”
“生活虽然艰苦,但文艺活动非常活跃。苏中公学演过话剧《雾重庆》、《前线》,秧歌剧《刘桂英是朵大红花》也很有水平。各队在课余做游戏、学唱歌、扭秧歌舞,要求人人参加。”
陈老还记得当年唱苏中公学校歌的情景,“黄海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每次唱校歌,都激起他的激情和自豪,表明自己已加入抗日救国的行列了。而像《新四军军歌》、《你是灯塔》,这些歌都是天天必唱,唱起这些明快、欢愉、激昂的歌,就会使人热血沸腾。陈老回忆,苏中公学集中了不少文化名人,像作曲家沈亚威等都在苏中公学,凡有新作,先拿到苏公教唱,尔后向部队传开去。
“记得当我高唱纪念新四军成立七周年的歌时,仿佛这胜利图景就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奋不已。在苏公可以说无处不唱歌,无时不唱歌。一日三餐站队吃饭前、各班讨论学习前,都要唱歌,全校集会时,更是各队大比赛、大检阅的时机,歌声此起彼落,互相拉歌热烈异常,真是歌声如潮。我们的思想境界和革命情操就在这些歌声中受到陶冶和升华。”
王安忆曾来
寻找母亲足迹
著名作家王安忆的父亲和母亲,都曾在苏中公学学习过。去年,王安忆还专门到宝应故地寻找母亲的足迹。
她曾写道:1945年,战事稍憩,新四军一师文工团与苏中公学组成“前线剧团”,在江苏宝应排练上演大型话剧《甲申记》,由夏征农编剧。我的父亲母亲都参加了演出,父亲王啸平担任导演,母亲茹志鹃饰演长平
公主。我的二舅茹辛也在剧中饰演李自成的大臣刘宗敏。李自成的一名侍卫的饰演者姜敏生后来与我另一个舅舅做了连襟,我们简而概之称姜叔叔。那时候,他们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曾经有宝应的一个先生,寄来过纪念《甲申记》上演的文章,印象中就记下了宝应这地名,想着哪一天要去寻访……
想起长辈们年轻的时候就是在这块平畴万里的地方演戏战斗的,王安忆无限感慨。
1998年,近千名苏中公学老校友及新四军部分老战士共同倡导、捐资13万元,在苏中公学纪念碑旁新建了“苏公希望小学”。当年11月28日,举行了落成典礼,参加典礼的达2000多人,场面蔚为壮观。1997年,苏中公学纪念碑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这里正被打造成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红色事件
1944年2月10日,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作出决定,在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的基础上,创建苏中公学。1946年5月11日,苏中公学奉命与雪枫大学、苏浙军区随营学校合并为华中雪枫大学。1997年苏中公学故址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影响
苏中公学先后办了五期(每期6个月),为军队和地方输送了4000多名干部。这些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干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QR Code
手机扫一扫 体验极速触屏版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116-008-5805
周一到周日 8:30-20:30 (官方QQ)
7 x 24小时在线客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8-2024
宝应生活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18897号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08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