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射阳考

[复制链接]
30748 0
  射阳,是历史上存在于江苏北部的一个古县。为了区别于今天新建在苏北的射阳县,所以在“射阳”二字前冠以一个“古”字。
  古射阳县是山阳县的前身,也就是今天淮安县的前身。这一点古今学者都承认,从没有人怀疑。例如,唐杜佑《通典》卷181云:
  “山阳,汉射阳县地,晋立山阳郡。或云汉吴王濞反于广陵,山阳王率众拒之,因以山阳为名。”
  臧励和等人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淮安县”条云:
  “汉射阳县,三国时废,晋复置,东晋改曰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仍为山阳,明清俱为江苏淮安府治。***废府,改县为淮安,属江苏淮扬道。”
  新版《辞海》“淮安”条亦云:
  “汉置射阳县,东晋改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复名山阳县,1914年又改淮安县。”
  上引典籍、辞书中的几条资料,对于古射阳县即今淮安县前身的解释,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它的沿革关系,后两条却说得有点不够准确。例如,“东晋改山阳县”这句话就不正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分其地置山阳县。”因为新建山阳郡、山阳县时,射阳县仍然存在,而且,山阳、射阳二县还同时并存了相当长的时间,故不应说成是“改”。
  古射阳县大约废于南朝刘宋末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了。由于年代久远,人们不容易说清它的历史沿革情况,故常致讹舛。现根据有关历史典籍,粗作钩稽,为古射阳的兴废及其间几百年中的历史沿革,作些简单的考证:
  西汉
  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元狩六年)置临准郡,治盱眙县,辖29县。射阳县亦于此时始建,为其辖县之一,与淮阴等县并列。见《汉书》卷28上。应劭注曰:“在射水之阳。”此为“射阳”、“射水”之名首次见之于史志。
  公元前69年(汉宣帝地节元年)广陵王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以赋平民。见《汉书》卷63《广陵厉王刘胥传》。张晏注曰:“射水之陂在射阳县。
  公元9年王莽篡汉,更国号为“新”,大改全国地名,改射阳县为监淮亭。见《汉书》卷28上。
  东汉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未几即恢复射阳县名。公元72年(汉明帝永平十五年)省临淮郡,原下邳属境仍归下邳,射阳县划属徐州广陵郡。见《宋书》卷35州郡一。
  又,《后汉书》志第十九云:“射阳,故属临淮。”李贤注曰:“有梁湖,《地道记》曰:有博支湖。”
  公元160年(汉桓帝延熹三年)臧洪(160-195)生。《后汉书》卷58:“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李贤注曰:“射阳故城在楚州安宜县东也。”(案,此语不确,见后考证。)
  公元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资治通鉴》卷六十三:“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孙策西击黄祖,登诱严白虎余党,图为后害。策还击登,军到丹徒,须待运粮。”胡三省在“射阳”二字后注云:“射阳县前汉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应劭曰:‘在射水之阳。’今楚州山阳县有射阳湖,即其地。贤曰:‘射阳在今楚州安宜县东。’”
  公元220年-265年(三国时代)三国时废,见《宋书》卷35州郡-“射阳令”条。
  西晋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置射阳县,见《宋书》卷35州郡-“射阳令”条。又《晋书》卷15地理下云:徐州广陵郡统入县,射阳、淮阴、盐渎、淮浦等,同为其所属。
  公元282年(太康三年)广陵太守治淮阴故城,后又治射阳。见《宋书》卷35州郡-“广陵太守”条。
  东晋
  公元411年(晋安帝义熙七年)建山阳郡、山阳县。《晋书》卷15地理下云:“永嘉之乱,临淮、淮陵并沦没石氏,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得惟半……义熙七年,始分淮北为徐州,淮南但为徐州……又分广陵界置海陵、山阳二郡。”又《宋书》卷35州郡一“山阳太守”条云:“山阳令,射阳县境,地名山阳,与郡俱立。”
  南朝刘宋
  公元420年-479年(刘宋首尾共六十年时间)宋因晋制,射阳县属南徐州刺史临淮太守。临淮太守领县七,射阳、淮阴、淮浦等均为其属县。《宋书》卷35州郡一云:“射阳令,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刘宋时山阳郡、山阳县与射阳县同时并存。山阳太守属南兖州刺史,与广陵太守(辖江都、高邮等县)、海陵太守(辖如皋、临泽等县)并列。《宋书》卷35州郡一记载:
  山阳太守:晋安帝义熙中土断分广陵立……领县四:山阳令:射阳县境,地名山阳,与郡俱立。
  盐城令:旧曰盐渎……晋安帝更名。东城令:晋安帝立。
  左乡令:晋安帝立。
  南齐
  公元479年-502年(南齐首尾共二十三年时间)据《南齐书》卷14州郡上记载,南齐仍有射阳县建置,属南徐州(镇京口,即今镇江)临淮郡,但属于“江左流寓”的侨置郡、县,“郡无实土。”而山阳郡、山阳县属南兖州(镇广陵),渐成重镇,是有“实土”的郡、县,山阳县实兼有射阳县地,且于其境侨置阳平郡(辖泰清、永阳、安宜、丰国四县),又割土立东平郡(辖寿张、淮安二县)。山阳郡仍辖有东城、山阳、盐城、左乡四县。由此可知,射阳县自南齐始名虽存而实亡,山阳县遂单独存在下来了。
  从以上简单沿革来看,古射阳县始建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假定它被废的时间确为刘宋末年(479),那么,它前后共存在近六百年的历史。其间只有三国时被废过约四、五十年,其余时间均以实体存在于中国历史上。淮安县的前身山阳县原先是其境内的一个镇,于东晋末始分立为山阳郡、山阳县。此后,射阳、山阳二县同时并存了六、七十年(不算南齐时江南侨置的射阳县)时间。
  后来,射阳被废,山阳便兼有其境,间或有变化。但一直沿袭至今。
  关于古射阳县的另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是古射阳县城或云射阳故城在什么地方。
  古代研究这个问题的人也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应劭、张晏、沈约、郦道元、李贤、宋白、胡三省等人。这些古人的意见主要有两种:一是说射阳故城在今宝应县东的射阳镇,另一种意见说在山阳城西即今淮安城西。前一种意见始于唐章怀太子李贤,后一种意见则以郦道元为代丧。现在的人多信前说,而我则认为后一种意见比较可靠。现将我的看法叙述如下:
  最早持古射阳在宝应县东说的就是李贤。他注释《后汉书·臧洪传》时说:“射阳故城在今楚州安宜县(案即今宝应县)东也。”以后持这种说法的都拿他这句话作为依据。其实,最早解释古射阳位置的并不是李贤,而是东汉末年的应劭。他在《汉书集解》中的解释只有五个字:“在射水之阳。”这是迄今所知最原始的说法。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地名命名方法,射阳一名来源予射水是正确的。水之北曰“阳”,射阳当在射水之北,而射水则应主要呈东西走向的河流。
  查今天苏北淮安、宝应地区东西走向的河流中,没有一条叫过射水,就连南北的河流也没有叫射水的,甚至连名字上带有过“射”字的也没有,地方志和各种史料上查不出一点痕迹。大约射水是一条古河道,早已湮没了。因此,根据这一记载来寻找古射阳的位置已是不可能了。
  但是,可以判断古射阳位置的资料还是有的。
  第一,“监淮亭”这名字透露了消息。公元九年,也就是古射阳建县后一百二十多年,王莽篡汉,大改天下地名,将射阳县改为监淮亭。“监淮”这个名字说明,古射阳应在淮水之滨,不当在离淮水遥远的今射阳镇。当时沿淮河的一些县名,几乎都改为带有“淮”字的名字,例如,临淮(今盱眙)改为淮平,淮浦(今涟水)改为淮敬,等等。盱眙、涟水等都在淮水之滨;故得如此,射阳改为监淮,情况当不例外。这是古射阳临近淮水,不在今天射阳镇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第二,《宋书》的记载不容怀疑。公元487年,沈约利用别人的成稿修成的《宋书》中记载,当时山阳与射阳二县并存,但隶属关系不同。射阳与西边的淮阴、北边的淮浦(今涟水县)等同属南徐州,而山阳郡领盐城,东城、左乡、山阳四县,与南边的高邮等同属南兖州。东城在今淮安复兴乡,左乡在今淮安博里乡东边,与阜宁县接壤,至今地名尚存,这两个古地名都在山阳郡(今淮安县)东部,射阳湖的北岸,今射阳镇的北部。从这个地理关系来看,古射阳当在山阳以西,不能越过山阳与东南各县为伍。山阳县与东城、左乡及东边的盐城,南边的安宜(今宝应)等成为一个整片,今射阳镇处于这一片的中心点,怎么能成为淮阴、涟水等西北片中的一员呢?结论很明显,今射阳镇与古射阳完全是两回事;射阳故城决非今之射阳镇。
  第三,对于射阳故城位置记载最早最清楚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该书卷三十“淮水”条下,以清楚的语言记载了淮泗交会处和淮水与中渎水相交处几座古城的准确方位:淮水由盱眙向东北流去,首先见到的是当时淮阴县城,属下邳郡,位置在淮水东岸。该城之西二里为公路浦。这个淮阴县的北边,是淮水与泗水交汇处,两水交夹处有一角城。淮水这时转向东行,由淮阴县城北边流过。再向东,又遇到淮阴故城,即秦汉时代的淮阴县城,也在淮水的南岸。再向东即为淮水与中渎水相交处,名之为山阳口,也就是末口。中渎水北来与淮水相交路线是:出广陵至山阳白马湖,穿过白马湖不久,即从山阳城西部,即当时已废置的射阳城边流过,过山阳浦达山阳口入淮①。郦道元的这段记载,把包括淮阴、山阳、古射阳在内方圆几十公里地面上的河道、城池,叙述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使人如临其境,一目了然。这里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射阳故城在山阳城西,这证明了沈约的《宋书》记载的方位是正确的。第二,射阳故城与山阳县城相距很近。中渎水道经山阳城西、射阳故城,根据今天的地形来看,中渎水与今淮安城之间隙地不多,这两座城应相去不远。后世扩建山阳城时,很可能己将射阳故城大部分纳入山阳城的范围之内,所以今天很难找到它的遗址了。
  现在的问题是,李贤的注解也很明确,现在的宝应县东的确有一个射阳镇,而且还是一个古镇,时有汉、唐文物出土,似乎射阳故城就在今宝应县东射阳镇。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从作者方面来看,首先应劭、沈约、郦道元等较李贤为早,比较容易接近历史真实。沈约(441-513)历仕宋、齐、粱三朝,他修成的《宋书》成书时仅距宋亡八年,刘宋时射阳、山阳二县并存他是亲眼所睹,还可以看到梁时侨置的射阳县。郦道元为北魏人(466-527),也经历了相当于南朝宋、齐、梁三朝的时代。他曾任关右大使,公元527年被萧宝寅所杀。他写成《水经注》,至迟不当迟于这个时候,也就是说,该书至迟成于宋亡后四十年左右。可以认为,沈、郦二人是当时人记载当时的地理情况,不应该有误。应劭、沈约、郦道元等人是史、地学大家,又任过朝廷大员,能够看到当时政府的文件档案,并能注重实际考察,且有实际验证的条件。例如郦道元作《水经注》,曾引用书籍四百三十七种,还利用了不少汉魏时期的碑刻。本人又游宦四方,不能排除他来过山阳这一事实,因此读了他的记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李贤是唐代人(654-684),他注《汉书》是靠召集一班儒生进行的,差错是很难免的。关于他对“射阳”的解释,即使在唐代也没有完全被学者们接受。杜佑(735-812)的《通典》卷181对此不予理睬,只云:“山阳,汉射阳县,晋立山阳郡。”李吉甫(753-814)的《元和郡县图志》也是如此,他还记载射阳湖的位置在县东南八十里,也未讲射阳故城就在那里。大约杜、李二人已发现李贤的注释有误,所以就越过他的说法,仍用沈、郦等前贤的解释。我在这一点上,是有充分理由相信李贤以前应、沈、郦和他以后的杜、李,而不信李贤的。第二,再从历史记载上来看,今射阳镇在射阳湖西畔,若为射阳故城,当为古邗沟线上的古城;但史无记载。杜预(222-284)在《左传》“哀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江淮”条下注云:“于邗江筑成,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郦道元《水经注》“淮水条”也引用了这条注释。这里只说:“通射阳湖”,未讲经过射阳故城。由此看来,射阳镇成为一个较大的镇市,当是较晚的事情,(当然这并不排斥汉、唐时期已有人类在这里聚居生活。)它的得名应是由射阳湖而来的。这一系列地名的因袭关系,大致可以这样叙述:首先因为有射水,因而在射水之北所建立的县便取名为射阳县。射水东流注入一大泽,因其在射阳县境内,故而以射阳湖名之。射阳镇晚出,因其在射阳湖畔,因此也以射阳命名。这就象今天的射阳河和射阳县一样。射阳河古无是名。串场河以东的陆地原为海域,明清以来才逐渐淤成陆地。射阳河为新陆中的河流,由于它是从射阳湖流出,因而也就以射阳名河了。今天的射阳县,是1942年新建的,以合德镇为县治,因其在射阳河附近,故不称“合德县”而取名“射阳县”。我们决不能因为今天的射阳县与古射阳县名称相同,即认为古射阳县就在今天射阳县的地方;对于李贤以唐代安宜以东的射阳镇为古射阳县故城,我也作如此看法。
  ①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淮水)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左右两川翼水,二水决入之昕,所谓泗口也。又东过淮阳县北,中渎水出白马湖东北注之。淮水右岸,即淮阴也。城西二里,有公路浦,昔袁术向九江,将东奔袁谭,路出斯浦,因以为名焉。又东迳淮阴县故城北,北临淮水,汉高帝六年封韩信为侯国,王莽之嘉信也。……县有中渎水,首受江于广陵郡之江都县……自江东北通射阳湖,《地理志》所谓筑水也。而北至末口(入)淮……自广陵出山阳白马湖,迳山阳城西,即射阳之故城也。应劭日:在射水之阳,汉高祖六年封楚左令尹项缠[?]为侯国也,王莽更之曰监淮亭。世祖建武十五年,封子荆为山阳公,治此,十七年为王国。城本北中郎将庾希所镇。中渎又东,谓之山阳浦,又东入淮,谓之山阳口者也。”作者:刘怀玉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