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境内在从古泻湖逐渐演化淤浅形成洼地平原后,残留下一些小型湖荡和沼泽湿地。宋真宗、光宗时大筑漕堤,古夹耶河潴水渐多,始有氾光湖。后来,淮河入海故通为黄泛泥沙淤高,泄水不畅,上游发水,超过了洪泽湖大堤和运河堤防的限度,不断决口泛滥,造成宝应境内湖荡水面大增。至明隆庆时,境内有三荡九湖,氾光湖为其一。至清末时,境内有八湖,氾光湖(即宝应湖)为一。后来以刘堡为界,北因临近宝应城取名宝应湖,南称氾光湖。南北阔10里,东西长30里。
氾光湖及其周围的湖滩、农田为一行政区域。这一区域属氾西庄,民国期间先属第三市,后属第七区,1949年后属氾水区,1961年建氾光湖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2000年撤乡并镇,氾光湖乡变为氾水镇的一个片。摄影/孔繁明 新浪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