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大量的咏荷诗中,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咏荷诗清新自然独具一格,有的还成为儿童启蒙诗,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实是难能可贵。南宋时宋金两国以淮河为界,宝应即在抗金前线。后来杨万里作为南宋的使臣多次经邗沟出使金国,路过宝应时留下了《过宝应新开湖》等多首珍贵的诗篇。为此,本人特将他的咏荷小诗收集一处。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江西吉水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任永州零陵丞,时张浚适谪永州,勉以正心诚意之学,因名其室为诚斋。并自号诚斋。后张浚拜相,将他荐于朝廷,孝宗初任奉新知县,又召为国子监博士,历太常丞,太子侍读等。淳熙末因朝议直言忤孝宗,贬筠州。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又出任江东转运副使。宁宗朝为宝谟阁学士。
杨万里是我国历史上高产的诗人,在宋代仅次于陆游,传说他作诗2万首,传世4200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共为“南宋四大家”。其诗初学江西派,又学王石安,后崇晚唐,尤擅七绝,语言通俗明畅,风格清新活泼,构思新颖巧妙,笔下一派生机,时称“诚斋体”,深受读者喜爱。张镃评之为“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
他的五言咏荷诗如《玉井亭观荷》:“蕖仙初出波,照日稚犹怯。密排碧罗盖,低护红玉颊。馆之水精宫,环以琉璃堞。珠明浮盘戏,酒漾流杯晔。青笔尖欲试,绿笺皱还折。老龟大于钱,辛勤上团叶。忽闻人履声,入水一何捷。”此诗对荷的生长过程写得细致入微,其后对龟的描写又生动活泼,充满自然情趣。
当然他最出名的还是七言绝句,如《莲花》:“红白莲花共塘开,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以花比美人并不稀奇,但这首诗以成群的美女比喻满湖的荷花,在咏荷诗中十分罕见。还有一首则更加出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林子方是他的好友,官居直阁秘书。净慈寺是杭州宋代禅宗古刹,全称“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二大著名佛寺。此诗既是咏杭州西湖的名篇,后一联更是历史上咏荷的名句,堪称“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外《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荷花晚泊玉壶得十绝句》之一云:“西湖旧属野人家,今属天家不属他。水月亭前且杨柳,集芳园下尽荷花。”集芳园是宋高宗赵构建造的御园,“玉壶”也是御园,裴园是裴禧的园子,可见南宋定都杭州后对西湖的建设盛况。还有一首诗:“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这首诗写得极象我们宝应东荡之景观,传为过许昌作。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常被作为儿童启蒙诗,一直传诵不衰,那便是《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如果说送林子方一诗写得豪情满怀阔大壮美,这一首与之相反,更见天然妩媚细致入微了。又如《木樨芙蓉盛开》:“先生住在万山村,雾里云包不见痕。也被闲人知去处,芙蓉巷里木樨门。”写出了一个隐士的佳境。《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芙蕖落片自成船,吹泊高荷伞柄边。泊了又离离又泊,看他走遍水中天。”细玩之趣近于儿童。还有《暮热游荷池上五首》中,有两首也深受人们的喜爱:“玉砾金沙一径长,暑中无处可追凉。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不但观察入微,而且对大自然的体味极为细腻,加上拟人妙笔,写得出神入化。
杨万里还有一首《憩怀古堂》诗,对荷塘动植物作了较为全面的描写:“新葺怀古堂,旧临郭璞池。去岁夏徂秋,无日不此嬉。茨菰无暑性,芙蕖有凉姿。今年池水干,老子来遂稀。岂惟来不留,亦复去靡思。朝来偶一到,又觉景特奇:水含霁后光,荷于风处欹。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方池滟窗东,长池横檐西。红绿向背看,觞咏朝夕宜。此堂初无情,此池谅何知;如何涉斯世,乖逢亦有时?”诗的末尾联系到自己仕途的坎坷,对美丽的荷塘不被人赏,正如自己不能施展抱负而发出的感慨。
杨万里想施展什么样的抱负呢?他是一个身经“靖康之难”的爱国诗人,生当山河破碎,国事飘摇的南宋,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反对偏安于江南,加之他秉性刚直,遇事敢言,所以宋孝宗很不喜欢他,终不得大用,一心忧国忧民,却一生无权柄,无法抒展抱负。后奸相韩侂胄专权,请他为自家作《南园记》,他严正拒绝,弃官归里,后屡召不赴。他为官刚正,不畏权势,清正廉洁,家境贫困,居家十五年,家里人都不敢将时政告诉他,他常有“报国无路,惟有孤愤”之叹,终忧愤成疾,书十四字别妻子而卒,时年八十岁。
选自刘世昌《中国荷文化》原题《杨万里爱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