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那些年,冬天我们是怎样洗澡的

[复制链接]
23302 0
  现在城市里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了热水器,只要拧开水龙头,打着了火,就会有热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就可以洗一个很舒服的澡了。就是农村,很多人家也都装了热水器,有专门的卫生间。
  可七十年代,冬天洗澡可真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江淮一带,不像北方有暖气,很多单位、宿舍区都会有公用的浴室。而冬天的气温在零下七八度,在家里根本无法洗澡。
  唯一的洗澡的地方就是公共的澡堂了。就是电影《洗澡》中所说的那种澡堂。一个大池子分成一大一小两个池子,小池子下面是类似大锅的玩意儿,下面用煤或者柴禾加热,小池子与大池子水相连,慢慢把大池子的水也弄热了。小池子的上面用粗的木条栅栏架着,可以让人坐着或睡着,有点像蒸芬兰浴。
  我们在宝应农村插队时,距离生产队五里路有一个小镇子,有一个澡堂。周围大约有两三千人口,都靠着这一个澡堂洗澡。澡堂也不是天天开,只是逢五逢十才烧。我们总是早早吃了中午饭(农村说饿剃头,饱洗澡,不吃饭洗澡容易晕头、虚脱)赶到镇上抢头汤,这时的水干净。也有一种说法,这种干净的水伤身剐人,而到晚上那浑浑的水补身子养人,但我们还是喜欢干净一点的水。
  在水里泡上半个小时,冻得几乎麻木的手脚开始发热了,全身的血液本来似乎冻得不流动了,现在也好像融化了,在奔涌流淌,每一个毛孔好像都松开了,汗也不停地流出来。如果睡在小池子的木栅栏上,那蒸汽会熏得你大汗淋漓,势如泉涌,这时只要用手在身上轻轻一搓,便有黑黑的油泥出来了。可以擦背了,我们总是两个互相为对方很用力地用毛巾擦背,直到擦得皮肤发红。然后走到外面一间,打上肥皂,再用小木桶舀上水冲洗干净,洗澡就算完成了。
  往往等我们洗得差不多时,来洗澡的人达到峰值,这时池子里的人像下饺子一样,突碌突碌往下跳,有时根本没有坐的位置,站在池子的中间。浴室里的空气几乎令人窒息,汗臭、屁臭,口臭、脚臭、腋窝臭,身体差的可真吃不消,但总得要洗澡吧,我们一般是半个月洗一回澡。
  洗完了人感觉非常地舒服,大家就会模仿当时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好像是什么《看不见的地平线》)中的台词:“冬天洗个热水澡,胜过穿件小棉袄。”还有人调侃说,我们这样真是很不错了,沙漠那儿的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洗一次,结婚那天洗一次,然后就等死了洗一次,就埋了。
  到了八十年代,回城了,开始住进公寓单元房了,也有很小一间卫生间了,但还是没有热水器。怎么办呢?往往在周末一家人都在家,就在卫生间里先用一个塑料的小帐篷罩在浴盆上面,再烧上几锅热水倒在浴盆里,让腾腾的热气弥漫在帐篷里。如果有一个小型的电热器那再好不过了,放在卫生间里加热。
  一般是身强力壮的我打头阵,先钻进帐篷里洗,而家中其他人不断将加热的水送进来,我也不断加入浴盆,然后抓紧时间将全身浇湿,打上肥皂,再用水冲洗。等我洗好了,卫生间和帐篷里的温度都比较高了,那我的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再接着洗。为了能让热水源源不断地供应上,我们除了用两眼煤气灶不停地烧水,还升了煤球炉烧水。虽然浴盆里的水只是很浅的,根本不能泡在里面,但基本可以不感到冷,也可以达到让全身洗净的效果。只是从帐篷里出来时还是比较冷的,所以穿衣服的速度必须很快,穿好内衣就迅速用棉被裹着钻到已经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焐热的被窝里。
  直到九十年代初,我们还是用这种的方法洗澡,只是因为有了电的油汀和防水的电热器,卫生间里的温度可以升高许多,洗好后穿衣服时就不感到冷了,相对会好很多。
  九十年代中后期,热水器渐渐普及了,浴霸也问世了,在家里洗澡就不再是一件艰难的事了,尤其是可以浸泡在大浴缸里尽情地享受温暖的水带来的舒适,那真是太爽了。
  再后来,城市里出现了许多高级的洗浴中心,里面有桑拿干蒸、芬兰湿蒸,还有什么花瓣浴、牛奶浴,还有什么专门啃噬死皮的小鱼,我都不感兴趣。我觉得那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浪费。也许,我已经老得落伍了吧。
  作者:何平   来源:山阳客博客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