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宝应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城

2016-1-21 08:51| 热度:8217 ℃ |来源:中国宝应网|我要投稿

在刚刚落幕的宝应县委十一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王炳松书记作了题为《坚持加快发展、推进创新转型,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的重要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转型、项目带 ...
  在刚刚落幕的宝应县委十一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王炳松书记作了题为《坚持加快发展、推进创新转型,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的重要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转型、项目带动、城乡统筹、生态宜居、民生共享和社会治理“六大战略”,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江苏“强富美高”发展总目标高度契合,为进一步加快“四个宝应”建设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在报告中王书记强调,要着力提升城镇形象,在建设美丽乡村上求突破。这为宝应转型发展绘就了一幅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新画卷。
  为实现县委扩大会议和王书记绘就的新蓝图和新画卷,必须做好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形象宝应”。要切实按照“精致城建、民生城建、产业城建、生态创建”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提升城镇品质,打造美丽乡村,努力做出一条具有宝应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首先,要打造精致城市。统筹处理好推进古城保护与利用、旧城改造与提升、新城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其次,要打造优美集镇。切实做到,以规划为引领,彰显水乡特色;以项目为抓手,注重精致建设;以管理为关键,体现文明与有序。再次,打造美丽乡村。推进综合整治优化环境、绿化造林提升环境、强化管理保护环境,落实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服务功能。一是稳步推进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工程,有效缓解上下班时交通堵塞和拥挤压力。二是城区夜景亮化提升、道路绿化、市政设施配套、垃圾综合处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要稳步推进,群众文体活动设施建设、城乡公共环境综合整治要如期开展。三是生活垃圾和污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四是城市绿化方面,要以创建为契机,立足增绿量、建精品、创特色,实施建园添绿、沿路造绿、拆墙建绿、见缝插绿、节点绿化等绿化工程,形成以公共绿化为主体,以道路绿化为依托,以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为重点的城市绿地体系。
  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践行“严格执法、科学管理、人性关怀”的工作理念,以“增强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提升宝应城市管理层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强化环境卫生管理。采取机械、人工“互补”作业、动态垃圾“公交式”收集清运、公厕“星级”管理等模式,对城区道路加大了机械清扫、水洗密度和力度。二是强化城区绿化管理。对城区绿地林地实施高标准的精细化、规范化、园艺化养护管理,着力塑造错落有致、风格别致、特色鲜明的园林绿化景观。三是落实市政设施“日巡报”制度。对老城区道路进行刨铣罩面和灌缝修补,优化城区交通环境和道路通行条件,提高各类设施的完好率。四是优化城管行政执法,妥善安置商摊,建设便民市场,实现规范管理和方便市民生活需求的有机统一。五是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完善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对城区范围内城市管理的部件、事件进行普查确权和归纳分类,构建起“分工明确、反应快捷、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网络。实现城市管理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
  提升公用事业保障水平,打造群众幸福新城。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服务与管理并重,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于民的能力要得到全面提升,城区居民幸福满意指数要逐年提高。为此,一要畅通拓宽民生诉求渠道。积极参与阳光政务热线、在线访谈等群众互动交流栏目,建立民生诉求台账,对群众诉求事项及时跟踪督办、查办、办复。努力实现各种民声诉求问题得到有效受理,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二要提升队伍素质。全面实施干部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尤其是促进城管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三要落实领导责任。切实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完善防控措施,强化动态管理。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