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剧照 金庸著作中有一部著名的《射雕英雄传》,其中第十五、十六回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苏北宝应,而主要场景则是宝应刘氏宗祠,在这里发生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我们不妨先从小说(世纪新修版)中摘录一些段落来看看吧: ……用过饭后,郭靖道:“贤弟,我先走一步,赶上去探探。”催动小红马,倏忽之间已赶过三个站头,到了宝应,果然无人来接。 郭靖投了当地最大的一家客店,拣了一间靠近帐房的上房,守到傍晚, …… 两人回店用了早饭,到大街闲逛,走到城西,只见好大一座当铺,白墙上“同仁老当”四个大字,每个字比人还高。当铺后进果有花园,园中一座楼房建构精致,檐前垂着绿幽幽的细竹帘。 …… 郭黄二人待众人走远,这才跃出花园,远远跟随,走了一阵,已到郊外,见八女抬着布袋走进一座大屋,众乞丐四下分散,团团围住大屋。 黄蓉一扯郭靖的手,急步抢到后墙,跳了进去,却见是一所祠堂,大厅上供着无数神主牌位,梁间悬满了大匾,写着族中有过功名之人的名衔。 …… 黎生说好明日就在这祠堂中设宴。 …… 杨康正要答话,忽听得身后喀的一响。两人吓了一跳,急忙转身,这时天色已明,窗格子中透进亮光,只见房中摆着七八具棺材,原来这是祠堂中停厝族人未曾下葬的棺木和寿材空棺之所。听适才的声音,竟像是从棺材中发出来的。 …… 郭靖道:“好!”当即去推东边“节孝堂”的门。黄蓉道:“杨大哥,我瞧那人必定躲在西边,我跟着你去搜罢。”杨康暗暗叫苦,只得假装欣然,说道:“快来,别让他逃走了。”两人一间间屋子挨着搜去。 宝应刘氏在宋代原是大族,这所祠堂规模本来颇为宏大,自金兵数次渡江,战火横烧,铁蹄践踏,刘氏式微,祠堂也就破败了。 这一段故事写的是郭靖、黄蓉到了宝应,与欧阳克的打斗,解救程大小姐,洪七公传艺助阵,收徒。后杨康与完颜洪烈进了祠堂,杨康掩护完颜洪烈逃走,与郭靖、黄蓉相遇。郭靖等在棺材中发现了穆念慈,后来这些人就离开了宝应。 我们姑且抛去故事的情节不说,只说说这故事发生的地点刘氏宗祠。 宝应有没有刘氏宗祠呢? 回答是肯定的,有。 《[民国二十一年]宝应县志》中《祠宇》中记载:“刘氏宗祠,在刘猛将军庙迤西。”那么刘猛将军庙又在哪儿呢?这本县志上也有记载:“刘猛将军庙,在城东。”(刘猛,传说中治理农田虫害的保护神,世人尊称之为“虫王刘猛将军”。并非姓刘名猛,而是刘姓的猛将。据说,刘猛将军的原型是南宋的抗金将领刘錡。有种说法就是“蝗虫来袭,犹如外敌入侵”。) 由此可见,宝应刘氏宗祠大抵在宝应城东微偏西的地方,也就是东门之内。这一点,也可从刘氏后人的回忆文章中得到佐证。 宝应东门刘氏后代刘钟鼐(又名刘中讷,1915-1990)在《家史概述》中述及,他家世居宝应城内痘神庙街核桃树巷刘氏月台(现为核桃树巷3号),因人丁兴旺,刘氏月台分为东西两大院,中间用砖墙相隔,只留一个腰门相通(那时还习称门西刘和门东刘)。离开刘氏月台不远还有一个刘氏宗祠。而且这个刘氏,也确实是宝应历史上“朱刘乔王”四大望族之一,是著名的清代扬州学派的经学研究世家,族中的刘台拱、刘宝楠、刘恭冕都对当时经学的研究有卓越成就。 而痘神庙街、核桃树巷都在宝应的城东部,至今犹在。我年轻时也在痘神庙街的宝应中学三宿舍住过,离上面所说的地方不过百米之远。不过,有关刘氏的这些遗存早已没有了。四十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刘佑瑄,就住在那里附近的一所大院落内,是很古老的房子,不知他是不是宝应东门刘氏的后代。 那么,金庸小说中所说的刘氏宗祠与曾经真实存在的宝应东门刘氏宗祠有没有关系呢? 回答是否定的,没有,一点关系也没有。 原因是金庸笔下的故事发生在宋代,而宝应望族的刘氏则是在明朝初年才从苏州移民到宝应的。 阮元所撰的《刘端临先生墓表》中云:“先生讳台拱,字端临,一字江岭。先世由苏州迁宝应。六世祖永澄,明万历辛丑进士,兵部职方主事。” 宝应为纪念刘宝楠修建的念楼亭 刘宝楠的《念楼集》附录二《刘宝楠家世》:“始祖寿,明初自苏州迁宝应。” 东门的刘氏月台或是刘氏的故宅,据说又称韫山楼,是刘宝楠六世祖明代刘永澄故宅之一。刘宝楠儿时读书于此,后在嘉庆年间楼圮,宝楠思之不已,故给自己号为念楼,称念楼先生,他的著作便称《念楼集》。 有人会说,也许宋代宝应有另一个望族刘氏呢? 有另一个刘氏的可能是存在的,我查到明末清初的宝应有位文人王岩,他写过一篇《刘氏祠堂记》(见《白田文集卷十三》,是为宝应新修的刘氏祠堂而写的。他写的这门刘氏,可能与刘宝楠的东门刘氏不是一宗,因为这篇文章的开头就说了这门刘氏是源于顺德(河北邢台旧称,元中统三年改为顺德,至元二年又升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复顺德府。),后迁到石楼(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再迁至河津(古称绛州龙门,隶属于山西运城,因地处滨河要口,当黄河要津,故名。),再到江都,由江都迁入宝应。这就与东门刘氏来自苏州完全对不上号了。 那会不会金庸写的就是这个刘氏祠堂呢?这也不太可能,因为,宝应最早的一部县志是明嘉靖年间修纂的《宝应县志略》,即是对这以前的官方文字记载几乎是空白的,对于有关军政官吏、儒林艺苑、社会贤达、忠义笃行各类的人物的记载也没有一人是宋代的。宋代的宝应即使有刘氏,是望族,也是不见于任何文字记载的,只能是属于子虚乌有。 我不知道金庸有没有到过宝应,不过,我想金庸之所以想到把故事安排到宝应,而且宝应有一个曾经是大族的刘氏宗祠,他应该是知道清代名儒刘氏的。也许就是因为知道刘台拱、刘宝楠等人的声名,他可能看过他们的著作,听说过他们的成就,或者接触过宝应的人氏、甚至是刘氏的后人,所以知道有关情况,对宝应的刘氏有印象,便写入了小说。 金庸著作中的许多地点、人物与事件都是在某些方面与史实契合的,而故事完全是虚构的,这种虚实结合、真假参半的结构方式很能让人有信服感,这也是金庸的独到之处。所以,很难说宝应有关刘氏宗祠这个场景是他向壁虚构、凭空捏造的,很可能是以为刘氏居宝应久矣,往上推衍至宋朝可能是可以的,殊不知刘氏在明朝以前的家族史已经无从考证了,而且即使有也决不会在宝应生活。这也可能是他的一个疏忽。 当然,宋代宝应刘氏的真假有无对于《射雕英雄传》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并不影响这部书的魅力,只是,此刘非彼刘也,关于宝应刘氏宗祠,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