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宝应痘神庙街探源

2017-4-3 21:51| 热度:7481 ℃ |作者:胡晓林|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由宝应县城五条街交汇处向北直达叶挺路,有一条巷道——军民街。此街原名为痘神庙街,因县人武部曾设于此街,一九六六年,更名为军民街。此街之所以旧称为痘神庙街,是因为街中有一痘神庙。《宝应历代县志类编》载:“痘神庙在宁国寺南, ...
  由宝应县城五条街交汇处向北直达叶挺路,有一条巷道——军民街。此街原名为痘神庙街,因县人武部曾设于此街,一九六六年,更名为军民街。此街之所以旧称为痘神庙街,是因为街中有一痘神庙。《宝应历代县志类编》载:“痘神庙在宁国寺南,明崇祯元年(1628年),知县李如玉建。”街名当在庙建成之后始用,想痘神庙街街名沿用应有二百三十八年的历史

  在这不足二百米的街上,曾笼罩过吴家老虎灶的炊烟,弥散过刘家糖店的甜香,响起过杨家虾籽馄饨的击柝声,留有北往宁国寺敬香、南去张仙庙求子的信众足迹,充闻着城中小学的朗朗读书声,奔走着安宜民中和宝中宿舍学子们的匆匆身影,每当夜深人静,按时传来纷乱沓至的大众电影院散场的观众脚步声。秋天,座东朝西曹公馆那棵高过楼脊的木樨树挂满了金黄色的桂花,此时,整条街便浸浴在沁人的芬芳之中。
  在这不足二百米的街上,曾走出过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刘夜峰,走出过文物保护专家、画家胡继高,走出过精通七国文字的生化专家居乃琥,走出过为国争光的大使赵振宇……
  在这条街北有一巷口向西,叫乔家园门,从那里可到中大街。街中间有两条巷子向东,穿过都天庙街直到戚家汪。南面的一条叫核桃树巷,北面的一条叫五子堂巷。痘神庙便在街的北头,庙的遗址今已难觅,大约就在原县人武部大院后宿舍楼的东南角。该庙原座西朝东,庙门开在街内。此庙不大,一进庙门便见朝东的神殿,甬道的南北两侧便是道士们的住房,殿内供奉的是痘神爷和痘神奶奶。从我记事时起,庙殿便因多年失修颓圮不堪,院内杂草漫径。
  据传说,痘神全名为主痘碧霞元君,是武王伐纣时商朝的潼关守将余化龙。姜子牙封神时,因感其父子拒守孤城,一门死难,永堪华衮之封,特赐新纶;同时封其元配金氏为卫房圣母元君,即痘神奶奶;并封其五个儿子余达、余兆、余光、余先、余德为东、西、南、北、中五方主痘正神,共同掌人间之时症,主生死之修短,秉阴阳之顺逆,立造化之元神。授其权限是“任其施行”,似乎不受监督与约束。姜子牙将敌对阵营的死亡将士封为帝君级别的神,在极左路线风行之时,实在令我辈难以理解,似乎有敌我不清之嫌。他老人家专为管理人世间的“痘”,而单独封任一方神圣,可见古人对“痘神”是何等的敬畏,又可想见“痘”在古人心目中是何等神秘。
  痘,中医称痘疮,即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早期症状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呕吐等,继而依次成批地出现全身斑疹、疱疹、脓疮,最后结痂,其间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致人于死地的危险。即使侥幸不死,脱痂后,也会落得个满脸麻疤。在那科学尚未发达的年代,只好寄希望于神灵,祈福佑于上天,以至宝应的父母官不得不以建一座痘神庙的方式,来表白自己对全县人民的负责。一条不长的巷道,因痘神庙的存在而定名为街,可想见当时该庙的香火鼎盛,人流不绝,一派兴旺。
  痘病在我国起于何时,诸说不一,或云自周,或云自汉。传说最多的是汉代伏波将军征武陵蛮,从壶口进兵,军中遂染此疾,厥后班师,毒气传入中国。史载,清顺治皇帝就是死于天花,而且从此以后清王朝把出过天花,作为选择皇位继承人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康熙皇帝玄烨就是根据这一条件,胜出于众兄弟而即位大统的,尽管他可能也是一脸麻子而有碍观瞻。皇家尚且对“痘”束手,何况平民百姓呢?
  其实,两千年来,我们的先人不断以中医理论研究痘,并与其抗争。行医者必须谙熟“痘”的治疗,不然便难以在医林中立足。清康熙四十二年的状元王式丹,曾撰写过一本专门论述“痘”病的专著《灵豆录》。殊不知我们家乡的这位状元郎,还是一位精于医“痘”的专家。
  公元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时丞相王旦初生诸子俱死于痘,后老年生一子名素,招天下诸医有能深明治痘之法及著书立说者重金酬谢,后川人取痘苗絮于鼻孔,旬日之外告厥成功。这应是我国人工接种痘苗预防“痘”病的最早记录。十六世纪前后,国人已开始用病人身上的泡浆痂皮作接种预防天花的尝试,可是危险性大,有人为传染之虞,故难以推广使用。
  1796年,英国医师琴纳发明牛痘接种,将牛痘苗接种到皮肤内,局部发生痘疮后即可对天花产生免疫力。1805年(嘉庆十年)琴纳曾由吕宋航海亲赴我国广东推广种痘,于是此法即入我国。但由于收费高昂,寻常百姓难以受益。
  解放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大量人力和财力,全民免费种痘。儿时也曾在学校中排队接种牛痘,并以膀臂上的痘疤相互炫耀。种痘俗称“点喜”,家人为告知社会,对点喜的儿童给予关注和呵护,便给他们戴上一顶用红布做成的帽子,帽子当面还缝褶成一朵好看的扇形的花。一九六○年后,天花已在我国绝迹。在我国全面扑灭天花二十年后的一九八○年,世界卫生组织才向公布世界消灭了天花。天花的扑灭成为科学击败迷信的铁证。只要破除迷信,坚持科学,不论何方神圣,也得退出历史舞台,至此,我们尊敬的痘神爷全家下岗无疑。建国后出生的儿童,再无麻面之忧,一个个天真活泼的笑脸,绽放出幸福的光彩。神仙何曾保佑过民众,只有共产党,人民政府,才是我们社会幸福和谐的保障。“痘”虽已成为过去,但让人知晓“痘”病施虐的历史、牢记党和政府为民灭痘的功绩则很有必要。不妨试将那“军民街”改回为“痘神庙街”,如何?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