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30万年薪的工作,要回乡办企业,合适吗?”在家人和朋友眼里,高校毕业、电器工程师、硕士、企业高管这些头衔绝对是大家羡慕对象,然而,80后小伙刘凯更想拥有自己的事业。 今年32岁的刘凯,夏集镇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2011年,刘凯应聘到一家“全球十大”风能发电制造企业,从事风力发电机组永磁电机的开发设计。2015年,他萌生了创办风能配件企业的想法,便在老家夏集镇注册成立了江苏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夏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刘凯入驻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的厂房,并且引进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开始创建自己的品牌。当年便实现收入170万元。2016年,实现收入达到了300万元。 刘凯介绍,时下80后创业大学生已经成为市场主力军,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暴露出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他说:“创业初期处处碰壁,资金、人脉、市场是我最大的难题。”为了接下第一个项目,刘凯来回宝应山东足足跑了五个月,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打动了客户,签下了第一份合同。刘凯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在随后的日子里,与客商洽谈时能对答如流,实事求是,成熟稳重的性格也赢得客商们的信赖。很快,刘凯在苏鲁地带打通了人脉和市场。 在风能发电行业,刘凯可是内行人,依靠以往从事开发设计的经历,小型新能源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等产品制作可谓得心应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公司所有产品的外发加工、调试、组装、成品都由刘凯一一确认完成。同时,刘凯意识到光有一腔热血办企业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企业管理弥补自己的短板,他便积极参加省、市产学研合作推介会、洽谈会、恳谈会等活动,并邀请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进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2017年,刘凯获得宝应县十佳杰出青年,优秀党员代表等荣誉。刘凯说,公司的发展方向就是鼓励大众创新,自己每一件产品都有自主产权。谈及未来,刘凯希望在上海成立销售公司以扩大销路,争取年内销量翻一番。 如今,客户遍布大江南北,销售额年年递增,使年轻的刘凯在行业内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不仅如此,心系家乡的刘凯优先录用留守家庭人员进企务工,提供人文舒适的工作环境。热心公益,成立了助学基金,逢年过节为贫困家庭捐款数十万元。(陈亦俊 朱国俊 李超)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