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应警方抓获了两名贩卖信息的嫌疑人。在金钱的驱使下,两人悄悄将这些信息在网上贩卖。已累计获利40余万元! 出手信息 嫌疑人潜逃宝应 近日,宝应夏集派出所民警接到上海警方的协查信息,称有两名嫌疑人戴某、张某(化名)很有可能潜逃至夏集某小区,希望民警协助抓捕。 根据上海警方提供的消息,戴某很有可能就藏身在该镇的某小区内。 但这个小区有上百户居民,一家家地找无异于是大海捞针,也很容易打草惊蛇。 民警首先对该小区的业主信息展开了排查,发现其中并没有戴某、张某的名字。 不过,细心的民警发现,张某的父亲系该小区的业主。确定了张某父亲所在的单元及门牌号后,民警于次日凌晨6时左右登门展开抓捕,却发现屋内并没有他们想找的人。 民警不死心,又求助社区工作人员,这才发现,因小区工作人员工作失误,门牌号安装错误,张某的父亲其实是住在附近的另一户。 最终,民警成功在张某父亲家中将张某、戴某抓获归案。此时,距离接到上海警方求助,还不到10小时。 牟利40万 侵犯个人信息罪 原来,两人均是上海某房产中介的员工。因为工作关系,两人手头有不少房源,同时也拥有了大量的业主信息。 原本两人安心工作也算是衣食无忧,但他们在无意中发现,周边有同事售卖业主信息赚了不少钱。 在金钱的诱惑下,两人最终铤而走险,将手中十万多条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网络贩卖,并从中获利四十多万元。 警方介绍,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