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们致敬!宝应广洋湖身怀绝技的20位民间匠人 农耕印记 能工巧匠是千年来的乡村文化、情感传承。一个匠人就是一种人生,都是苦熬出来的,靠的是聪慧,拼的是技能。农耕时代,每天都能见到行走在村头巷尾的匠人,他们的吆喝声为乡村平添了生活韵味。随着时代的发展,匠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如今有一半的匠人已经离我们远去,曾经的独门绝技几乎失传,也许只有文字和图片才能唤起对他们的"想头″和追思。 徐玉宏 少时随父学圆作串犁手艺。他制作的犁辕弯曲有度,犁床结实耐用,耕田翻地合手省力,系境内公认的"串犁高手″。今年八十有一。 谷书生 出生"谷记″铁匠世家。他打制的镰刀和厨刀,不仅好使而且刀刃锋锐,堪称上乘,热销邻村一带,人称"谷一刀″。2014年歇业。 徐华富 10岁学手编技艺,草编、蒲编、柴编、竹编无所不能。最拿手的编织品有草窝、蒲团、柴兜、竹席等,堪称手编工艺品,被县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德宏 出生石匠世家。他錾凿的旱磨、水磨、面磨,齿晰芒锐、凹凸精准,去壳干净、出粉细腻,堪称一绝,赢得方圆几十里磨坊人家青睐。 翟步才 祖传铜匠,起初从事铜器"冷作″,铜锁、铜铰等均能整旧如新。后期主做铜勺、铜铲及烫壶、脚炉等"火作″器皿,名声鹊起。 何杨升 先天性语言残疾人,却有一双做鞋的巧手。开沟、布线、穿孔一丝不苟,绱鞋、楦鞋精细考究。他做的单鞋、棉鞋式样新颖,吸汗排湿,穿得舒适。上门订做者络绎不绝,名噪一时。 孙士吉 17岁赴沙沟拜师学艺。满师后游走在兴化、盐城一带做生意,所弹被胎松软不板结,网线均匀无杂乱。返乡时渐有名气,被誉为境内"弹花第一人″,时有"弹弓一响,赛过乡长″之说。一生带出6个高徒,其中两个儿子传承其手艺。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