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颂圣德、扬儒风!宝应县隆重举行2018年宝应学宫金榜题名祭孔大典

2018-8-24 08:32| 热度:7201 ℃ |来源:宝应日报|我要投稿

为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8月22日上午,“颂圣德扬儒风”2018年宝应县金榜题名祭孔大典在宝应学宫举行。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安宜镇党委书记沈伯宏以及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新局、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城乡各中小学校 ...

  颂圣德、扬儒风!宝应县隆重举行2018年宝应学宫金榜题名祭孔大典

  众人向大成至圣先师行五拜礼(一)

  众人向大成至圣先师行五拜礼(二)

  县委常委、副县长、安宜镇党委书记沈伯宏向至圣先师敬香

  县委常委、副县长、安宜镇党委书记沈伯宏为本次大典揭幕

  礼仪生带领众人环学宫拜至圣先师

  县教育局局长刘俊向至圣先师敬酒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郎海燕向至圣先师献花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体广新局局长谭炳才致祭拜辞

  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广银分享

  宝应县2018年高考成绩

  礼仪生启户

  祭拜至圣先师

  白田小学学生身着汉服

  表演舞蹈《书简汉韵》

  城中小学学生身着汉服表演舞蹈《弟子规》

  《半壶纱》古筝合奏

  宝楠国际学校师生和家长代表

  参加祭孔大典合影

  宝楠国际学校师生和家长代表献祈福词

  众人挂祈福袋

  为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8月22日上午,“颂圣德扬儒风”2018年宝应县金榜题名祭孔大典在宝应学宫举行。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安宜镇党委书记沈伯宏以及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新局、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城乡各中小学校分管校长、宝楠国际学校师生和家长代表、扬州市汉民族服饰艺术研究会负责人以及安宜镇各社区负责人、2018年高考学生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600多人齐聚宝应学宫,大典现场济济一堂。

  活动由宝应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体新局、县教育局、安宜镇党委政府主办,宝应博物馆承办,扬州市广陵区华夏铭汉学文化交流中心、彩越舞蹈艺术中心、颂雅琴室、县安宜镇学墩社区、县城中小学、县白田小学等单位共同协办,宝应县宝楠国际学校独家赞助。

  上午7点,祭孔大典仪式在古朴、庄严、肃穆的国乐《祭孔乐舞》中拉开序幕。宝应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安宜镇党委沈伯宏为本次大典揭幕。随后按照经典的启户、行祭拜、行叩拜礼、朗诵、上香、献酒、献花、宣读祭文等礼仪程序一一进行,表达了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身着汉服白田小学学生和城中小学学生分别带来了舞蹈《书简汉韵》和《弟子规》。颂雅琴室的孩子们带来的《半壶纱》古筝合奏赢得了阵阵喝彩,古典舞蹈孔子《采薇》片段更作为本场的压轴大戏,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活动中,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广银宣布了宝应县2018年高考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喜悦、勉力前行。宝楠国际学校教师、家长、学子代表献上祈福词,全场观众奉上祈福袋,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最后,全体人员向至圣先师孔子行大揖礼,即礼成。

  儒家的祭祀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它深蕴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种人文教化,培养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敬畏和谦卑,对祖先的感恩,对生命的敬重。进而淳化社会道德风尚,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使人得以安身立命。而“祭孔大典”利用我县优秀文化遗产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我县儒学教育基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了解家乡历史,开辟崭新的教育途径,这将对锤炼青少年意志品质、展示精神风貌、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意义影响深远。

  值得一提的是,在100多年前,我县经学大师刘宝楠解读《论语》,著有《论语正义》,对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我县宝楠国际学校充分汲取儒家的文化精髓,颂圣德,扬儒风,这必将使该校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根深中国,盛开世界。宝楠国际学校将秉承“守正”“求新”理念,以“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为办学宗旨,通过整合高端、国际、专业的教育资源,为宝楠学子及家长提供放心服务,锻造一流质量,赢得精彩人生。(蒋慧雨 胡燕 刘延龙)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