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常流 河常清 岸常绿 氾水倾力打造运河古镇亲水小城 “过去河水断流,河道垃圾成堆,如今河水长流,河道美景常在。氾水河道变美了!”日前,家住氾水镇的薛大妈对记者说。 宝应县氾水镇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镇内河流流域综合环境不断改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已成为现实。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河湖健康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氾水镇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文件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治理标准,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直面水环境等问题,加快构建“治水、管水、护水”三位一体的常态化管护体系,积极打造“运河古镇、亲水小城”,做到了水常流、河常清、岸常绿。 建立健全网络体系。氾水镇水网密布、河道众多。全镇县级河道12条,镇级河道10条,村级河道265条。河道治理战线长,面广量大,治理难度较大。为此,该镇及时出台了《氾水镇河长制实施方案》,形成了镇、村、河湖全覆盖的二级河长管理体系,经过科学分工,合理安排,共落实各级河长41人,其中镇级河长14人,村级河长27人,把河道管护工作落实到了人头和具体河段,既明确了责任,又交待了要求,进一步健全了河长制网络体系,实现了河长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主动作为担当尽职。抓好河道巡查督查。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该镇高度重视河道日常巡查工作。根据河长制工作方案,各级河长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定人定责,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河湖巡查。做到河道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对重点河段在重要季节,不断加强巡查力度,提高巡查频率。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应的责任村居,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到位。据统计,截至10月底,镇级河长共巡河72人次,村级河长共巡河182人次。建立巡河例会制度。为进一步做好河长制工作,该镇建立了河长巡河例会制度,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河长制工作例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通过召开工作例会,梳理河面保洁、岸坡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原因,落实整改措施,明确责任要求,把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力度长效整治。组织专门力量,对县镇河道进行重点整治。今年6月初,该镇根据镇总河长的要求,对芦氾河、老潼河的扒翻种植问题进行突击整治。一方面向周边群众广泛宣传扒翻种植的害处,统一大家的思想,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采用人工铲除和用弥雾机兑高效除草剂喷洒清除的方法,有力地解决了河道两岸扒翻种植的问题。 狠抓基础务求实效。扎实开展河长制各项基础工作,务求整治实效。及时更新完善河长制公示牌,编制镇级10条河道“一河一策”,建立河长制巡查工作台账。同时,为适应河长办工作需要,该镇还搭建了河长制信息化工作平台,建立了镇河长制工作微信群,适时发布工作动态。 据了解,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镇河长办将进一步做好与河长的沟通和服务工作,发放致河长的一封信,进一步明确河长工作职责、管护目标和河流巡查等日常工作及职责,加大绩效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宣传,进一步提升全镇居民治水护河的意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在镇政府网站开辟“河长在行动”专栏,公示河长姓名、职务,公布各级河长巡河、治河动态;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为社会公众参与河道整治提供平台。 本报记者 郝达玲 通讯员 张小岳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