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夏日话扇:一说起扇子,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话题!

2019-7-24 12:23| 热度:5151 ℃ |作者:申卫华|来源:运河儿女|我要投稿

烈日炎炎,汗如雨下。每到此时,就会拿起扇子。而在我的记忆中,最最常用的扇子,莫过于棕榈(也叫芭蕉扇)扇子哪。说起棕榈扇,其实就是用棕榈树的叶子所制,由于工艺简单,材质挺括,价格不贵,加之摇动之风大,所以成了不少家庭的首选 ...

  夏日话扇

  文/申卫华

  烈日炎炎,汗如雨下。每到此时,就会拿起扇子。

  而在我的记忆中,最最常用的扇子,莫过于棕榈(也叫芭蕉扇)扇子哪。说起棕榈扇,其实就是用棕榈树的叶子所制,由于工艺简单,材质挺括,价格不贵,加之摇动之风大,所以成了不少家庭的首选。

  记得在文革时期,由于各家人口较多,生活开销不足,这棕榈扇的配置,也并非人手一把。只记得儿时的家中,好像最多时,也仅有两把,而要对付一家五六口人的小家,怎么用扇,如何分配?应该是考虑的家庭问题。至于当年,作为当家人的外祖父,自然是安排有招,分扇有谱。

  只记得外祖父有一把祖传的折叠纸扇,每当夏季高温用扇困难时,他总会小心翼翼的从箱底中翻出。据介绍,此扇为苏家传世之宝(外祖父姓苏),是其爷爷的爷爷,一位德高望重的清朝进士所留,其扇面“清风怡然”的墨宝,让苏家一直引以为豪,代代相传。并以扇为话,使苏门成为海安城里,少有的书香门第和礼仪世家。

  不过,家中有如此宝扇,一般情况下,外祖父通常不会轻易用它,也很少让我们这帮调皮的孩子染指。除了他应急之用外,最多的时光,便是打开扇面,为孙辈们扇风驱蚊。而我们则习惯了外祖父的呵护,总在他之乎者也的故事和传说面前,在他打开古扇,经和风徐徐的煽动下,安然进入童年时的梦香。

  未曾想到的是,七六年当兵去部队的前一天,外祖父在帮我收拾行李的过程中,竟把他的那把祖传宝扇,悄悄的塞入到我的背包之中。当发现后拒绝时,只听外祖父语重心长:“华儿啊,到了部队后,可得听首长的话,好好的干。这把扇子会保佑你的。”结果,当年外祖父的宝扇,则成了留给我的唯一寄托和念想。

  外祖父除了藏扇,还会做扇和修扇。说起他做的扇子,其实挺简单,就是用废弃纸盒的纸板,剪成圆形或方形,然后找来竹片或者竹筷,用针线缝在纸板上,一把苏式纸扇便应运而生。虽然有点粗针大麻线的味道,但颇受当年左邻右舍邻居们的喜欢。至于说起修扇,外祖父可是勤俭持家的行家里手。一把棕榈扇,在当年虽然仅块把钱,但在其手上,总能使用个三五六年。为发挥扇子的最大功效,外祖父总会找上五颜六色的布条,沿着棕榈扇四周,缝上一圈。即便是最后扇子用坏,他也会修修补补,淘汰给引炉起火的专属。如今,外祖父虽然已经离世四十年,但他对扇子的执着,至今还清晰的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也许是受到外祖父遗传的影响,眼下虽然是空调主打的年代,但我还是动不动就打开折叠扇,摇上棕榈扇,去回味一下曾经的记忆。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当年买的第一把折叠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从部队退伍的我,终于谈了一个女朋友(如今的老伴)。而为了给其留下美好的印象,总想给她送点什么?于是,利用一次扬州办案的机会,到有名的东关街转了一圈。扬州本是著名的玉雕之城,当在一家工艺品商店驻足观赏时,望着标价不菲,琳琅满目的各种玉器,只恨自己囊中羞涩。最后是翻遍里外的口袋,才购得了一把扬州特产——檀香折叠扇。

  时隔不久,夏日回淮休假。当着女朋友的面,有意打开了,散发着清幽的檀香扇。就在本人悠然扇得,感觉良好之时,却被其一顿的数落:“男子汉家家的,怎么跟个娘们似的,咋用起这等扇子。”可当我笑着回答,说是买给她的礼物之时,只见其破怨为笑,幸福满满。只可惜,当年的那把檀香扇,其寿命不长。因为两年后,随着公子夏季的降生,夫人确一扇两用,在用檀香扇驱热的同时,又将其当作玩具,任由公子肆无忌惮。到头来,那可怜的檀香扇,自然是身首异处,骨肉分离。

  自打家中添人进口,这夏季的消暑,自然也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于是,在岳父的资助下,专门添置了一台长城牌落地电扇。可岳母一声令下,确不让使用,并一再嘱咐:“女人坐月子不能受到风寒,吹电风扇指不定,会落下终身的毛病。”于是,岳母走遍东西大街,终于在老工人文化宮对面的土产店,购得一款土里土气的蒲扇。蒲扇虽土,但经济实用,尤其是产妇的摇动,轻便耐看,和风养目。蒲扇虽然是用咱淮安特产的蒲叶,编制而成,但其技术含量,和做扇工艺,则折射出咱水乡人的聪明和才智,它比起如今的开洋蒲菜,让人记忆更深,回味有余。

  要说起记忆和回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经的一把鹅毛扇,让我更加难忘。那是一次部里举办的,去安徽黄山培训班的机会。至于当年学习的内容早就忘怀,唯一没忘的,就是那把千里购得的鹅毛扇。如论扇面足有一尺见方,此扇比起黄山的毛峰(名茶),皖南的干笋,安徽的小烧(饼)更让我一见钟情。虽然此扇非黄山特产,其价格也昂贵,但当年的我,是甘下血本,勇掏腰包。至于买回家后的体会,当然是心有所托,爱不择手。因为一摇起它来,总有种诸葛亮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

  一说起扇子,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话题,由于篇幅有限,也只能到此为止。至于剩下的故事和话题,我想等到明年的夏日,咱抽出空闲再一一叙说。

  作者简介

  申卫华,一九五六年十月出生,祖籍江苏南通,现为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前在淮安市公安局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从事文秘和写作。曾是《人民公安报》特约通讯员,和《淮阴企业》杂志编辑。几十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民主与法制》、《中国交通报》、《中国河运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群众》、《江苏法制报》,以及《淮安日报》、《淮海晚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尤其是撰写和创作,有关京杭大运河的各类文章,达三百余篇。

  本文系运河儿女(ID:yunhernv)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