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思绪飞到宝应水乡小镇柳堡:“九九艳阳天”久久传唱

2019-9-27 11:09| 热度:7337 ℃ |作者:于锋|来源:新华日报|我要投稿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苏中地区民歌《九九艳阳天》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旋律,人们总会想起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思绪飞到宝应水乡小镇柳堡。《柳堡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温暖的军旅爱情 ...

  电影《柳堡的故事》“九九艳阳天”久久传唱


电影《柳堡的故事》 剧照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苏中地区民歌《九九艳阳天》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旋律,人们总会想起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思绪飞到宝应水乡小镇柳堡。《柳堡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温暖的军旅爱情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连驻扎在宝应柳堡,副班长李进与当地少女二妹子产生了纯洁的感情。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搁置儿女情长,投身于革命斗争。几年后,副班长和二妹子重逢,有情人终成眷属。

  1950年,作家胡石言写出小说《柳堡的故事》,首先发表在《南京文艺》第三期上,后又转载于《新华月刊》。1957年,胡石言和黄宗江将小说编成剧本,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我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执导,廖有梁、陶玉玲等主演。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军旅爱情题材的影片,《柳堡的故事》以温馨的爱情书写突破了常见的“血与火”的战争题材,极大丰富了战士的形象。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所表达的那份纯洁、克制的真情打动了无数观众,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抹温柔的亮色。影片中,当年23岁的陶玉玲扮演的“二妹子”温柔细腻、清新可人,成为经久不衰的审美典范。如今,还有不少人依然会亲切地称呼这位85岁的表演艺术家为“二妹子”。

  《柳堡的故事》来源于作家胡石言真实的战斗经历,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文化教员、报纸编辑、宣教干事,参加过著名的车桥战斗,以及解放战争中的苏中、鲁南、淮海等战役。胡石言的夫人、已九旬高龄的余金芬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柳堡的故事》的创作缘起——

  1944年,新四军1师3旅7团在扬州宝应练兵驻训,与当地人民建立起鱼水深情。有一天,某连18岁的副班长徐金成向时任团部《战斗报》编辑的胡石言讲述了他的秘密:房东家的女儿、长辫子的二妹子给战士们洗衣服时,两次在他的口袋里塞入小纸条,写着“你真好”。徐金成获悉了姑娘的小心思,两个年轻人萌发了感情。徐金成教二妹子认字,给她讲革命的道理。就在两人感情升温之际,部队奉命开赴前线,“副班长”告别了“二妹子”。可惜的是,第二年9月,徐金成在宜兴的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

  余金芬老人说,胡石言始终忘不了这段在战火硝烟中萌芽却没有开花的爱情, “人们往往只知道革命者牺牲生命,却不知道许多革命者还曾牺牲过爱情,而后者有时比前者更困难”,这是他创作《柳堡的故事》的初衷。直到2002年去世前,胡石言曾几次托人到宝应寻找那位“长辫子二妹子”,可惜都未能如愿。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柳堡的故事》的热映,柳堡女子基干民兵班正式创建,2014年扩编为“柳堡二妹子”民兵连。“战争年代,柳堡很多女民兵身上都有‘二妹子’的影子!”现任连长施海燕说。半个多世纪来,一代又一代的“二妹子”用爱国之心和拥军之情续写着新“柳堡的故事”,“九九艳阳天”仍在久久传唱。

  新华日报|记者于锋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