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南水北调源头。 核心提示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于今年7月全线建成通水。东线工程输水干线长1156公里,作为源头地区,扬州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高水河整治工程、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和沿运闸洞漏水处理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约16.3亿元。 中科院院士茆智说:“扬州拥有中国古今两个最大的水利工程。一是古运河,二是南水北调工程和源头。” 渊源深厚 国务院南水北调审查组从扬首发 在《扬州市志》里,记者找到了扬州与南水北调的最早线索:1978年5月3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审查组一行130人,到江都视察三江营河口、通扬运河和三阳河,后从扬州出发,沿运河考察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这可能是南水北调工程最早最大一次规模的可行性调查。 在当年扬州地委的汇报材料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话:扬州地区地处江淮下游。水利上的主要问题是洪水出路小和洪涝为害严重。解放以来,经过综合治理,防洪排涝能力大大提高,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粮食产量解放初亩产不足300斤,到1976年亩产近1000斤 …… 实践证明,水利建设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就能充分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 任务艰巨 扬州须承担南水北调1/4总土方 其实,就在国家南水北调审查组视察的前一天,时任扬州地委副书记何仁华在南水北调规划初审会上就作了详细阐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扬州为南水北调付出的巨大代价。 何副书记感叹道:扬州面临的困难不少。一是土方多。据说南水北调总土方是8亿多,江苏4亿,在扬州地区就有近2亿方,如加上沿线附属配套工程,总土方就有2亿4000万方。另外,向东送水工程在扬州境内约有3000万方要做。 其次是负担重。劳动力方面,从1970年到1978年,扬州每年有4%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大型水利工程中;经济方面,上大型水利工程,除国家付给一定的报酬外,地方社队和民工个人均有负担。 此外,挖压土地多。南水北调战线长,规模大,挖压土地多,据初步匡算,不少大队、生产队土地挖得差不多了。 东线开工 从宝应县夏集镇万民村开始 历史轻轻翻过一页,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在这天举行开工典礼。 开工典礼主会场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分会场分别设在江苏和山东施工的现场,而江苏的现场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宝应县夏集镇万民村。这一天,天寒地冻。“头天堆起的沙子,一锹铲下去,锹柄折断了。”时任扬州水利局副局长的凌国栋说。 这个工程名称叫“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是东线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工程。没有拆迁标准,没有事先的资金能够预付,57户拆迁,20天,万民村全部如期拆迁结束。 水源调整 里下河湿地水源将更加充足 作为南水北调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地开大河,大三王河已全面建成。 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是南水北调江苏境内单项投资最大的主体工程。主要通过实施水源工程和灌区调整工程,实现将目前常年由江都站抽引供给里下河自流灌区的大部分抽水量,置换出来用于北调,并常年保证宝应站抽100立方米/秒流量的站下水位和调整灌区按现状用水水平引水灌溉。 而大三王河河道总长11.68千米,工程经过宝应境内的夏集镇和柳堡镇,从潼河一直到卢汜河。它对保证江都抽水站沿大运河抽水北送,增加了补充送水的河道,补充流量将达100—200立方米/秒。 市水利局负责人介绍,泰州、扬州、盐城、淮安4市已建立里下河腹部地区湖泊湖荡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联手保护湖荡生态健康。 扬州境内里下河地区,将从三阳河直接引水补偿。由此,里下河地区世代靠引京杭大运河自流灌溉的历史,或许将画上句号。作为江苏省乃至长三角最大的沼泽湿地里下河湿地也有望恢复。 江都首功 “提水”北上奠基南水北调 江都抽水站,1961年开始兴建,1977年竣工,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组成,是江苏省江水北调首站,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之首,也为南水北调建了首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站,也是远东最大的电力排灌站。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大胆设想。10年后,为彻底解决淮水一线灌排平衡问题,中央决定实施江水北调工程“向长江借水”,工程的核心就是兴建抽水站。 1958年,江水北调初期规划抽水站站址在邵伯大控制。当时,省水利厅的规划是主要由廖家沟引水至邵伯大控制,在邵伯抽水入高宝湖北送。以后邵伯大控制方案被分散控制方案所代替,分别在几条入江河道上建万福闸、太平闸、金湾闸及芒稻闸,江水北调抽水站站址也随着修改。 1960年,江水北调第二次规划站址在万福闸旁的滨江站。 1960年冬,位于万福闸西南侧的滨江电力抽水站的站塘土方开工。 1961年,扬州专署副专员殷炳山和工程师许洪武经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滨江电力抽水站迁至芒稻河东的新通扬运河上,既可沿京杭大运河向北送水,又可利用新通扬运河结合里下河排涝,一举数得。 1961年4月,经水电部同意,苏北引江灌溉工程作了调整,决定原滨江站迁至新通扬运河口北岸,改名江都抽水站。同年12月,江都抽水站第一站正式开工,至1977年2月,四站竣工。 江都抽水站建成后,抽水送经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蔺家坝沿微山湖,9级抽提江水才能进入徐州灌区,沿线1300万亩水稻灌溉得到保障的同时,还为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 雍俊 薛梅 记者 姜涛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