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扬州是一个名镇名村集中的地区,是最早接受中原文明辐射的地区之一,也是古九州之一。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经秦汉至隋开凿京杭大运河,进一步促进了扬州的文明进步,而扬州境内的一批古镇,也大都因河而兴。这些乡镇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为扬州的文化积淀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建筑材料多为砖木结构,不易保存,且受战争、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完整的古镇和古村已渐稀少。 扬州最古老的镇当数宝应县射阳湖镇,在秦汉推行郡县制时就开始设县。古射阳县前后存在近600年,现存“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古邗沟故道和新石器时期遗址等。 又据史料记载,隋唐以后,大运河贯通南北,漕运、盐运迅速发展,扬州境内逐渐形成近50座繁荣古镇。这些集镇大多成为当地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然而半个世纪以来,运河多次改道,特别是长江以北的运河两岸变化,堪称沧海变桑田,有些古镇已寂寂无闻。现存扬州最古老的镇有以下: ◆宝应县 射阳湖镇扬州境内最古老的镇。 汜水镇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始用“汜水”名。 曹甸镇东晋时(公元400年)建成定善寺。隋唐时名楚州(楚甸);宋理宗时始立淮安郡城。 ◆高邮市 菱塘回族乡位于高邮湖西畔,神居山脚下,扬菱公路终点。 临泽镇宋明帝刘泰豫元年(公元472年)置临泽县,隋初并入高邮县。 三垛镇北宋时名三墩镇,南宋时改称“三垛”,并一直沿用至今。 界首镇元初置界首驿。明初扩建界首驿站。 ◆邗江区 瓜洲镇“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千年古渡,胜境犹存。 ◆江都区 邵伯镇位于大运河边,河运发达。 樊川镇水道纵横,形成天然“川”字。 大桥镇有着最为繁华的老街。 宜陵镇据传两千年前此处为青草塥。 小纪镇相传为思念一纪姓艄公慈航义渡的动人事迹而取名小纪庄。 ◆仪征市 新城镇前有长江天堑,后有蜀冈屏障,丘陵蜿蜒,河沟纵横,地势险要,乃鱼米之乡。 大仪镇始建于南宋(公元890年),原名灵宣古镇。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