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3岁高龄的孙殿池老人是山阳镇的一名抗日老战士,自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刚满18岁的他参加了革命,成为新四军第41师第9旅25团3营9连的一名战士,跟随司令员彭雪枫在洪泽湖西郊与泗阳县交界一带打游击,参加了淮北33天反“扫荡”作战,同时见证日军战败投降撤离的画面。 1942年底,日伪军兵分五路,对淮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归仁集、金锁镇、青阳镇、半城等地进行了长达33天的大“扫荡”,每到一处都会疯狂地烧杀抢掠。日军残暴的行径激起了我新四军的仇恨。同年12月10日,第四师26团决定对朱家岗一带的日军开展埋伏战。当时战况十分激烈,日军遭到沉重打击,死伤大半,正在日军准备突围逃窜之际,敌人赶来了大批的援军,并以飞机、汽艇相配合。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战士们视死如归,弹尽之际,手持砍刀与敌人肉搏,最终26团1200名战士全部光荣牺牲。当时孙殿池所在的25团奉命给亲如兄弟的战友们收尸,看到成河的血流,铮铮铁汉也忍不住流下泪水。 “我们25团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了,当时战场上除了硝烟就是断手断臂,堆满了尸体,情形就像人间地狱。”孙殿池抽搐的回顾当年那段血色战争情形。 之后,孙殿池所在的第四师动用游击战术与强大之敌伪相周旋,浴血奋战,不眠不休,最终将敌人的进攻击破,迫其狼狈败逃,历经33天,获得反扫荡的全部胜利。1944年9月上旬,孙殿池随部队向西挺进,涤荡各地顽军,收复了豫苏区八个县的地区,10月10日,部队包围了夏邑县八里庄的顽军,不到一天,全歼顽军一个支队并俘获了二皇伪军司令李光明。这一战中,司令彭雪枫不幸中流弹英勇殉国。1945年9月3日,侵华日军投降,孙殿池护送被俘日军到青岛上船,抗战就此结束。 “横一个竖一个,我亲手打死过20个敌军”。从军以来,孙殿池参加大大小小战役几十次,家乡一起参军的5个人最后就剩下他一个人,孙殿池本人右肩至右腰被子弹打穿过,属于二级残疾。1946年秋后,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孙殿池枪伤复发,另外抱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心理,孙殿池决定退伍回宝应老家种田。然而孙殿池仍一直惦记着解放战争并一直与原部队书信来往。如今93岁高龄孙殿池,除了耳朵不好使之外,没啥大毛病,骑三轮车从山阳镇至宝应往返30公里不在话下。对于当年日军的罪行,老人义愤填膺,“现在国家强大了,当年自己目睹的惨状绝对不会重现,对日本军国主义绝不能让步。”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