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悦图视界 图说历史 查看内容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2015-7-29 11:16| 热度:19814 ℃ |我要投稿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在平津、上海先后陷落、南京岌岌可危之际,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此后直至1946年5月5日政府还都南京,陪都重庆成为中国抗战的指挥部。上至军政高层、下 ...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1)

1937年11月20日,在平津、上海先后陷落、南京岌岌可危之际,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此后直至1946年5月5日政府还都南京,陪都重庆成为中国抗战的指挥部。上至军政高层、下至平民百姓,大家在此共度时艰、共赴国难。(栏目编辑:马俊岩)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2)

从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图为1939年8月,日机轰炸时,重庆一间教会学校全毁,两位女老师站在瓦砾上,愁容满面。这一年,日机以武汉为基地,连续由5月到10月对重庆进行轰炸。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3)

据战后统计,重庆死于轰炸者10,000以上,超过10,000幢房屋被毁,市区大部份繁华地区被破坏。图为1940年9月,死于日军轰炸下的一名小女孩。她还来不及经历人生的种种美好与苦恼,就在大轰炸中失去了生命。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4)

1941年5月,日军布署了102号作战,又称为“第三次战略轰炸”,动用在华的飞行第一团、第三团第60战斗机,征调驻东北重型轰炸大队以及驻太平洋的航空部队全部投入轰炸行动。重庆上空日机炮弹如雷雨般轰然而下。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5)

1941年6月6日,日机对重庆市区投下大量爆炸弹和燃烧弹,市民涌入较场口大隧道躲避轰炸。由于人数过多,隧道通风设备不足,防护人员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导致隧道内秩序大乱,最后造成一千多人伤亡。此事件称为“重庆大隧道惨案”。图为救护人员将死难者的遗体抬上卡车。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6)

蒋介石1938年12月9日率军事委员会从桂林飞抵重庆,在此开始一段艰辛岁月。在重庆大轰炸期间,几枚炸弹落到了蒋介石在重庆的黄山官邸旁边,卫士有2个人身亡,4人受伤,蒋自己未受伤。图为1941年,蒋介石夫妇在黄山官邸附近的防空洞躲避日机的轰炸。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7)

在重庆遭遇连年轰炸的同时,部队与日军浴血战斗,然而最终却因武器装备落后等原因遭遇溃败。图为1938年,由前线撤至重庆外围的部队。据《冯玉祥日记》载:士兵“冬天少棉,夏天缺单,一件衣服,往往数月不换,衣上的虱子振一振几乎要盖地……吃的呢,是带糠的大米……”

日军大轰炸下的陪都重庆 (8)

军队溃败,民不聊生。逃难的平民经由水路、陆路,奔向重庆。图为1938年,驶入四川的火车下,由难民自行搭设的木床。然而到重庆并不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奉公守法的国民党高级官员、大学教授、政府公务人员、普通市民……所有人都要面对吃饭、穿衣、住房这些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问题。
12下一页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