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在宝应的知青岁月,五十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有耕耘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有欢乐的歌声,也有辛酸和哽咽。忘不了冬天刺骨的寒风,忘不了早春结着薄冰的水田,更忘不了乡亲们暖暖的关爱……几多忘不了,岁月悠悠人已老。下面记述的就是知青生活中难以忘怀的几件事。 插队去 1965年我高中毕业,同年10月8日下乡插队。这是我第二次下乡。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城乡生活很苦,党中央提出人人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1963年,我们全家带头响应党的号召把户口迁回乡下老家,由于我们姊妹年纪小,我又回到城上读高中,便于照顾弟妹。在我高中快毕业的时候,我爸爸就多次到县知青办找王海珠主任替我报名下乡插队。 我毕业没几天,县委办公室主任朱正祥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他对我很客气,说安排你到城镇做老师怎么样,我当时就说不去。他又说要不你先下乡插队吧,一年后把你调上来,这时我说行。不久这件事被班上同学知道后,就传开了。他们说县长姑娘衡步惠都报名下乡插队了,引起很大反响。后来朱正祥又让我到县广播站作广播讲话,更是引起了“轰动”。同学们纷纷报名插队,欢送会上一共有280多名学生到西安丰公社插队,同我一起到永丰大队插队的有70人,我们在永丰生产队一待就是五年。 学做饭 下乡第一天,我们上午八点钟从宝应坐轮船到下午六点多钟才到了西安丰公社。因为船小人多,有的同学便轮流站在船上,到了西安丰感到非常疲劳。我们几个人到了住处就看到生产队为我们准备的蔬菜和粮食。我们很高兴,大家连忙做晚饭,但看到厨房是大灶,我们都从未烧过大灶。这时,邓宝华自告奋勇地提出:我烧火,你们淘米洗菜做饭。大家便齐心合力忙起来。但小邓擦了好几根火柴火都未点着,大家非常着急,她在锅门口用嘴吹气,把脸烤红了,烟把眼泪熏出来了,把流海烧掉了,都没有把草点着。隔壁大嫂吉秀英听了赶快跑过来帮助我们烧火,她说不要把草塞得满满的,草不干把锅堂里草挑起来半边烧半边炕,就点着了。当时我们听了觉得有道理。但是,大嫂刚走锅堂的火便又熄了。大家又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大嫂又回过头来手把手的教小邓如何生火,如何烧。就这样,经过一个多小时,才把饭做好。大家开心地吃饭,这时邓宝华边吃边说:“今天虽然吃了苦,但学会烧大灶了,今后每天我包烧火,你们在锅上做菜。” 学撑船 1965年,公社在我们大队建立一个农机站,种试验田,搞沤改旱,改为两季庄稼,要让小海变粮仓。所以,我们一到生产队,早晚都和船打交道。而我们不会撑船,就连站在船上都站不稳,社员叫我们“旱鸭子”。如果我们不把船学会就无法参加队里的劳动。又是邓宝华提出要学撑船,但是没过多长时间,她就掉到河里三次,幸亏社员及时把她救上来,否则就没命了。当时我岁数最大,有体力,学撑船有“优势”,我就起早睡晚请社员教我,怎么撑船,怎么下篙。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学会撑船了。 学栽秧 我们队里水田多,过去未搞沤改旱,每年只有一季水稻。妇女主要劳动就是栽秧、割稻。男的撑船、拉犁,都是重活。插队第二年春天,清明一过,就下秧播种。而栽秧是最忙的,生产队一天要栽十几亩田,插秧人越多越好,队长一早就喊女社员全都下田栽秧,莳里栽秧赶上趟。我听到就征求她们意见,今天我们下田学栽秧吧,她们都答应。吃过早饭,大家赤脚跑到了栽秧田里,排成一字型,学栽秧,但没有多长时间,就落到后面了。栽的又不齐,人家社员横竖成行。我们非常着急,想加快速度。我突然看到几个蚂蝗叮到我腿上,有的地方都流出血来了,我急忙去拽,但拽不出来,吓的哭喊起来。这时,大队妇女主任朱长英跑过来说,不要怕不要怕,要用手拍打,我听了立即用双手拍打果然蚂蝗掉下来了。栽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一天干下来腰酸背痛,连路也走不动了,但我们咬牙坚持。经过两年的锻炼,我们栽秧的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栽下的秧苗不再东倒西歪,而是横竖成行,比有的社员栽得还快。社员们夸赞说,到底是有文化的,学起东西来就是快。 学文化 这里先说明一下,“学文化”是指教社员学文化。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根本没有电,很多人连电灯都没见过。为了省钱,社员家里晚上照明用的都是小煤油灯,不仅光线昏暗,油烟还很大,时间一长,鼻孔里就会发黑。而我们知青用的是在当时还算“先进”的罩子灯,光线比煤油灯亮多了。于是在农闲季节,一到晚上,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就扎堆到我们知青屋来“借光”,还带着搞起了“副业”。有的纳鞋底、有的补衣服、有的捻棉线、有的搓草绳……没有一个闲着的。20几个人凑在一起,一边忙着干活,一边拉家长。 有一天,不知谁提出,要我们知青教他们认字。我们一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这样既不影响干活,又学了文化,真是一举两得。那时农村文化教育程度很低,妇女尤甚。很多人一天学也没上过,真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这样教起来可不轻松,我们知难而上,找来了小黑板和粉笔,把生产生活中一些常用的字写在黑板上,先讲解一遍,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一遍一遍地读,第二天晚上再复习巩固一下,然后再教新字。后来还教她们认“洋字码”(阿拉伯数字),好让她们认得一天挣了多少工分。我们教得认真,她们学得用心,进步很快。就这样大概坚持了两个农闲季节,不少人会认会写自己的名字,看得懂工分手册,有的人还能看简短的小文章。她们高兴地说,真是“干活认字两不误,生活学习双丰收”。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如烟,岁月如歌。 知青,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知青,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