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回顾曹甸战役

[复制链接]
27472 0
  1940年11月29日至12月16日,华中八路军、新四军发动对国民党苏鲁战区副司令兼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所部驻地曹甸一线的攻击战(即曹甸战役),是新四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是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后指挥的首次战役,也是新四军武装开辟宝应的第一仗。陈毅作为华中总指挥部代总指挥亲自指挥了这一重要战役。
  1940年11月26日,华中总指挥部下达了曹甸战役的第一个正式攻击命令,即“八路军第五纵队、新四军一二纵队主力以主动的战略攻击中堡、沙沟、安丰、射阳、曹甸、平桥等处之顽军,并控制该地区,打通与皖东联系。”规定各参战部队的任务是: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的3个团为右击军,由盐城进击大纵湖以北之顽军,得手后直取射阳、安丰两镇,并追至曹甸,攻占平桥;新四军第二纵队的3个团及第三纵队第八团为中击军,由兴化、盐城等地进击中堡、沙沟两镇,得手后续占陶家林,切断曹甸、安丰与兴化城的联系;新四军第一纵队为左击军,攻占兴化南部的唐子镇、周庄、大垛等地后待命行动。
     曹甸战役打响后,韩德勤起初采取了增兵堵击的战术,急调第三十三师主力南下增援。12月2日,顽军第九十七旅第一九四团赶往射阳湖镇增援第三四九旅,重点防守兰亭等地,第一九三团则赶向陶家林,增援第三五O旅。11月30日,新四军一纵队迅速北移增援第二纵队,新四军第二纵队迎战顽军第一九四团,攻占兰亭等地。12月2日,八路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出敌不意袭击并攻占射阳湖,又和第二团互相配合攻占天平庄,歼灭顽军第六九八团大部,缴获也很大。12月3日,八路军采取两面夹攻的战术,迫使顽军向北溃退,攻占陶家林的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则进行截击,捉到大批俘虏,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这样就突破了顽军重兵设防的第二道防线。顽军撤往安丰、曹甸、平桥一线集中后,将兵力作了重新部署:曹甸及其附近村庄驻第八十九军军部、军部特务营、工兵营山炮排、机炮排、中央军校驻苏训练班,第九十七旅及第三四九旅残部;曹甸以东的安丰镇和金吾庄分别驻第三五O旅和第九十七旅第一九七团;曹甸以西的松树庄和许圩分别驻保安第二旅和保安第七旅。此外,在曹甸以北的车桥、泾口—线驻第三十三师和东北军第一一二师,随时准备增援曹甸一线。
  12月5日晚,由八路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三团向曹甸发起猛攻,由于顽军工事坚固,炮火猛烈,河流阻碍,新四军苦战一夜未能奏效。华中总指挥部根据顽军固守待援的战术,及时修正了原来的计划,加强第一线的攻击力量,同时向各点顽军发起攻势。
  12月9日,陈毅亲抵曹甸西北的小马庄指挥作战,与彭明治、朱涤新、韩振纪、粟裕等人共同研究战局进展情况,再次调整了部署,同日,新四军第一纵队主力向驻安丰的顽军第三五O旅发起攻击,激战一夜,杀伤大量顽军,但由于曹甸镇是个易守难攻的据点,顽军在几年中利用内圩修筑防御工事,在四周修筑了4个炮楼和10多处堡垒,环绕集镇挖掘了宽3丈、深5尺的壕沟,桥梁均拆除。以致八路军、新四军未能突破曹甸的顽军阵地。
  在曹甸之战中,新四军、八路军以2000余人的伤亡,歼韩顽8000余人,但由于诸多原因未能达到战役目的。但陈毅在这次战役中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可抹杀的,他打响了武装开辟宝应第一枪。当时我军在战略上获得了伟大成就,占领了平桥、泾河,勾通了与皖东的联系,从此整个苏北顽军到了风烛残年,奄奄一死的境地。宝应人民为了纪念这次战役,于1958年在曹甸建立了“四○烈士墓”,身为共和国元帅,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亲笔为烈士墓题了词。题词内容是:“在曹甸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你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我们高呼曹甸的英雄们,万岁!万岁!万万岁!”(作者单位:县党史办)张爱东 徐洪权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