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宝应葛永红 于 2015-8-31 05:18 编辑
燕儿已长大成人,这是我们2010年春节前在宝应汽车站的对她的印象,当时她从长途汽车走下,颀长的身姿婀娜袅袅、真像空姐!
说句实在话,我对燕儿的记忆一直是模糊的。自从认识她小姑后,我们之间的见面不多,要说有的话,也许春节拜年时见到—两次,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
燕儿出生时,由于还没有足月,分量很轻,听她小姑(本人老婆)说起,当她第—次见到出生不久的侄女燕儿,有点害怕,照你小姑的话说:像只小老鼠(燕儿不要怪我,这是小姑的原话)。
包括她燕儿父母在内都很担心养不大,是在侄女燕儿的奶奶精心呵护下,渡过最初艰难的几个月;几经涅磐,最终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燕儿在外求学的那几年,应该说很辛苦也很勤奋,我们都期盼她有个好前程。
她奶奶病故时,我们本想不告诉她怕耽搁她的学习,但她已从中学同学得到消息赶回来。她在奶奶灵柩前恸哭不止,我想她奶奶在天之灵一定感到欣慰。
燕儿奶奶过世后,她小姑感到亲情的缺乏,所以我们有好几没有回家过年。但她小姑—直念着侄女燕儿,说几年没有瞧见燕儿,—定变化很大。我说肯定了,女大十八变嘛!
2010年的春节是老丈人的七十大寿,我们准备回家过年时,她小姑就在想燕儿不知回来否?因为我们知道,燕儿在北京机场上班,春节任务比较紧。不想她也从北京乘车回家,我们在汽车站不期而遇。
燕儿小姑欣喜若狂,几年未见面,此时她仔细端详侄女燕儿,还不停地询问侄女的工作情况。
当燕儿把自己男朋友照片拿出来,我瞧见是一位很帅的小伙子,听侄女燕儿说:他是位飞机机械师。
2010年春节时,老丈人七十大寿,我们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其乐融融,其间曾有的隔阂也云消乌散,感受到最多的是亲情的温暖。
其间,有亲戚对我们几年没有回来过春节,特别是表叔小舅子的婚礼没有回来,言语有些责怪。
说句实在话,我们对此内心里很愧疚的。其实这时我们才懂得,亲情间的温暖需要交流,释放的亲情能量才浓郁。
把盏错杯的欢乐是短暂的,春节过后我们又各奔东西,撇下岳父—个人孤单单留在老屋,他心中的忧伤有谁关怀过?
自从岳母过世后,老丈人一直是一个人单过,我们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塞点零用钱,关心过他的温饱,谁曾体会过他的内心世界,他真正的需求?
我们后辈对他的行为少些责备,多感受些儿女对他的亲情,也许在他有生之年少些遗憾;更何况我们已养儿育女,要为后代树立榜样!
把这些零星的记忆(也许与生活有点偏差)串成文字,但愿侄女燕儿知道:她有位爱弄文字的小姑父,他深爱着她的小姑姑;我们不论贫富,我们白头偕老。
时间如白驹过隙,五年后的今天,我早已升级姑爷爷了。
燕儿仍在北京飞机场工作,与她老公在一起,相亲相爱着。他们为事业努力着奋斗中,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2015年08月20日定稿於卧香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