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恢复高考第一年,宝应出了个高考状元

[复制链接]
19368 0
  “十分感激邓小平恢复高考的政策,如果没有这个转折点,也许我不会成为一名学者,也许自己还是一名工人,可能还要靠力气大小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童星
  童星在扬州市宝应县乡下插队的近十年是“知识无用论”盛行的年代,1967年下乡,他独身一人带着弟弟在宝应县乡下干活,他当时根本不认为自己读到高中的学问有什么用处。
  童星在农村劳动了3年多,又在公社下面的基层供销社工作了6年,“最苦的时候就是下地耕田,踩着一脚的玻璃瓦碴犁地,经常是两条腿都是血淋淋的;然后就在基层供销社站柜台,除了毛皮、棉花之类的没有卖过,什么都卖过。”回忆起知青的日子,童星感慨万千,“当时真觉得自己很没用,读了一肚子的书,却什么都不会做。”
  即使在“知识无用”的年代,童星依然希望通过已学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1977年国庆节后,童星在宝应县委办公室翻一摞党报时,看到了一条恢复高考的消息。当时的童星是1967年的高二学生,他符合所有的报考条件,这条消息让他回想起高二时憋足了力气想考北大的梦想,他迅速找县委办公处和供销社开了2份证明。思想上的疙瘩解开后,童星赶在报名截止的前一天报了名。
  1977年,22万多名考生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童星是其中幸运的一员。400分满分的试卷童星一下子拿了386分,其中数学满分,政治99分。1978年,又是新年的时候,童星接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在一次江苏教育系统的内部会议上,江苏省高教局副局长很郑重地宣布:“这次江苏的文科高考状元是苏北一个县供销社的职工。”
  在第三个孩子落地11天后,童星到南京大学报到。1982年,童星从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直接留校教书,这一教就是20多年。现在回想起20多年前的那次高考,童星感到,“十分感激邓小平,如果没有这个转折点,也许自己不会成为一名学者;也许自己还是一名工人,可能还要靠力气大小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