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老城区宋泾河怀古

[复制链接]
23658 0
     京杭大运河之淮江段称为“邗沟”,它是最早开凿的运河之源,从春秋至清末有“邗沟十三变”,这些变迁主要在我县境内。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欲伐齐,《左传》载: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水经注》云:“水自广陵北注樊良湖(高邮湖),旧道东北出至博支(广洋湖)、射阳二湖。”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其法为凿渠串湖,号称“吴王邗沟”,在我县又称“邗沟东道”,即今天我县射阳湖镇所标示的“古邗沟”。
     东汉末年古邗沟淤塞,建安五年(200年)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湖,将广陵郡治移置射阳,开夹耶渠沟通津湖(宋代以后称界首湖)和白马湖,。隋初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开山阳河,复由高邮山洋河经我县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河,史称“开皇邗沟”,基本上是重修邗沟东道。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发淮南丁夫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通鉴·隋纪〉)。实际上是利用了原有的夹耶渠,史称“大业邗沟”,在我县又称“邗沟西道”,即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此河在本邑沟通了平安、范水、瓦甸、槐楼、白田、黄浦。当年隋炀帝下扬州的龙舟船队即由此而过。隋朝末年杜伏威义军屠毁安宜县城平安。唐初武德四年(621年),县治迁白田。上元三年(762年)真如献宝,安宜县改名宝应县,白田即宝应县城安宜镇。
     古代运河的宝应城区段名曰宋泾河。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黄河夺淮,宝应大淹,运河从南向北变成了津湖、新开湖、范光湖、清水湖、白马湖一连串的湖泊,以湖运代替了漕运。
     唐朝初年天下初定,但东部沿海不断遭受倭寇侵犯,唐太宗派薛仁义贵征东,并派尉迟恭来我县征倭寇,胜利后在曹甸塔儿头建“镇海塔”。尉迟恭到白田为宝应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在河上架起了孝仙、广惠两座大桥。史称“渠广40步”,古以5尺为一步,即河宽当为20丈。两座大桥皆为三孔如虹,中孔可行大船。孝仙桥两边台阶各44级,高如峻岭。
     宋代改称嘉定桥。群众俗称大新桥。广惠桥,俗称小新桥。
     曾任安宜尉的唐代诗人储光羲诗云:“十里次舟楫,二桥通往来。”可见当时的繁华景象。
     大唐的运河一直是稳定的,但至宋初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黄河夺淮,宝应大淹,境内运河变成了一连串的湖泊,从北向南依次为白马湖、清水湖(今宝应湖)、范光湖、新开湖、界首湖,以湖运代替了漕运。经过宝应城的一段便名宋泾河,南接清水湖而入城,北出北门外通白马湖。河中商船粮驳,日夜不断,两岸房屋栉比,商铺连绵,舟来人往,十分繁华。嘉定年间孝仙桥改名嘉定桥。〈通考〉载:“宋元河道其由南而北者,自高邮樊良湖入宝应境界首、新开、范光、清水诸湖,穿城入宋泾河,过广惠、嘉定二桥,入白马湖,过黄浦溪入射阳湖,达山阳境。”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过宝应,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堤道两旁有无数宽阔的湖泊,水深可以航行。……走了一天路程,当夜幕降临时,来到一个名宝应州的大城镇。……生活必需品极为丰富。”元代王恽亦有诗云:“重桥穿宝应,一举入高邮。”〈县志〉载:“至明初由白马湖入清水、范光诸湖,不复穿城经宋泾河。”由此可见,隋炀帝所开大运河,经宋泾河穿过宝应城共经历隋、唐、宋、元四朝,前后达760多年。
     明初运河改道城西以后,宋泾河便成为城市河,河水改由南从跃龙关、北从北门外水闸注入,回合至鱼市口折弯而东,出利涉关直奔望直港。(利涉关为明末崇祯九年(1636年)知县刘逵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朱彬作铭)河面仍然宽阔,二桥依旧雄伟。“望直港以西贾客连樯停泊,是以东门大街为商贾云集之区。”在北门内宋泾河上,云南参政朱应登筑起了泾上园。因年久淤塞,嘉靖年间知县岳东升作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淤疏浚,时朱日藩写有〈重浚宋泾河记〉。沈相诗曰:“畚锸如云集,泾河此日修。人家新植柳,城市曲通舟。”明崇祯四年运河决堤,年久失修的二桥被洪水冲颓,崇祯十二年重修嘉定桥,因位于县街东,又俗称“县桥”。道光十三年重建广惠桥,在儒学东,遂称“新桥”。后来群众干脆称嘉定桥为“大新桥”,广惠桥为“小新桥”。
     1992年,为纪念宝应县定名1230周年,我编写出版了历史专集〈运河明珠宝应〉,当时我推测在明朝以前并没有朱家巷和南、北门大街,这两条街巷应当是明代运河改道城西之后,群众占河造屋形成的。1992年7月8日拂晓,我和夫人高寿姮亲自到小新桥进行实地测量,从南门大街东门面房子达朱家巷西侧临街围墙,实际距离为88米。我想当年隋炀帝所开大运河宽为20丈,合今66米,两边堤宽各11米,和古书记载“渠广四十步(一步五尺),旁筑御道树以柳”的尺寸完全吻合,证明今天狭如小沟的城市河(宋泾河)就是当年隋炀帝龙舟船队经过的大运河。后来我又见到了清康熙九年(1670年)刘中柱所著的〈宝应名胜纪略〉,书云:“宋泾河者,城内之市河也,河形旧宽,居人侵占,久而狭,两岸皆屋,亦有楼者。间植榆柳桃李,但朴陋无江南风致耳。”这就证明了我推断的正确性,原来这朱家巷和南、北门大街(统称中大街)是明末清初居民侵占河道,河两边各砌了一排房屋形成的。清代因为河道变窄,二桥皆只有中孔通流。
     至民国年间,宋泾河因两边增加两排房屋而河道狭窄,原来高如峻岭的二十几丈长的嘉定桥已不能方便行人,1930年宝应县请示省厅予以拆除,改建成一座矮小的砖拱桥,从此河中不再行船。解放后,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桥又改名为“红卫桥”。后来砖拱桥又被拆除,和叶挺路路面平为一体,两边房屋遮蔽,连河都看不见了,历史之变迁令人感慨。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